浣溪沙·闺情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作品评述

浣溪沙·闺情注释

1. 绣面:唐宋以前妇女面额及颊上均贴纹饰花样。
2. 芙蓉:荷花,此处指很好看。
3. 飞:《历代诗余》作“偎” 宝鸭:指两颊所贴鸦形图案,可参敦煌壁画供养人之妇女绘画,或以为指钗头形状为鸭形的宝钗,钗,古代妇女头上的饰物。
4. 香腮:美丽芳香的面颊。
5. 一面:整个脸上。
6. 风情:男女爱慕之情。
7. 韵:标致。
8. 笺:纸,指信笺、诗笺。

浣溪沙·闺情鉴赏

  此词当是易安早期作品。写一位风韵秀的女子与心上人幽会,又写信相约其再会的情景。人物的肖像描写采用比拟、衬托、侧面描写的方法。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个阶段。前者以闺怨相思为主,后者则多表现出消极绝望的情绪来。但这首词与这两种风格都显然不同,应该属于词人最早一批描写纯真爱情的词作。当时的词人尚处在少女年纪,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向往,落到笔端,也丰富地体现了女性细腻的心思。

  起笔便带出了不同寻常的女性之美。“绣面芙蓉”与下面的“斜飞宝鸭”对举,应也指装饰物。当时的妇女多有向脸上贴绣画的习惯,其内容以花鸟为多,此处即是说面上绘有芙蓉。芙蓉一笑而开,变静为动,看似颇为无理,实则更显有情。本来芙蓉帖饰是静止的,但因为少女一笑,红颜晕开,落到人眼里仿佛连芙蓉花也迎风而绽,倍添精神。这种打破因果界限、蓄意悖理的手法,在王唯诗里最有体现,如“坐看青苔色,欲上人衣来”(《书事》)、“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等。发展到李清照手里,添上一层女性的柔美,就更多了一种似真实幻、难以言说的美妙意境。再则,“秀面”“芙蓉”“笑”“开”两两相对,又暗含比喻意味,借芙蓉之开极有力地衬托出了少女之笑。此外“开”之一字,既指芙蓉花开,少女颜开,又可暗指少女的情窦初开,为全词统帅。

  “斜飞宝鸭衬香腮”,承接上句,继续写少女的美貌。她又贴花饰,又戴宝鸭,正是一个着意打扮的初恋少女。“眼波才动被人猜。”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在想什么呢?显然是心上人。她偷偷喜欢上了一个人,可能有时想起,越想越高兴,表情不对,被人注意到了。于是她心里打起鼓来:“不会被别人发现了吧?他会怎么想?天啦,多羞人呀!”这种手法也见于唐诗,皇甫松《采莲子》中就有“遥被人知半日羞”。其实,别人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常,更不可能知道她心中所想,不过在她看来,这却很可能,特别是很难为情,这种狐疑更给少女添了一分天真羞怯,也更显生动。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把上下两阙的因果衔接和少女此时的心理展示了出来。前半句自然是承接上文,其中“一面”二字虽作定语,但关联词的意味还保留着,给人以一种“虽然一面……,但是半笺……”的感觉,这不得不说又是女性思维之巧。后半句什么意思呢?笺即是书信,显然是久不见面,才以书信传达爱意,娇恨自然也就是青春少女的一种小情愫,小埋怨(大家懂得……)。连起来是说,虽然我这么喜欢你,但你总也不来看我,只好以书寄怀。信上写的是什么呢?“月移花影约重来”。明月上移,花影摇动,到那时我们来幽会吧!花前月下,正是少男少女相会的宝地,女主人公此语表现了其对未来的期待。

  综合全词来看,词人出色地发挥了女性思维的长处,在氛围、比拟、画面以及细节的捕捉上,都表现出了出色的艺术天分。词中的女主人公,由于身处青春爱情之中,情绪难免波动,其性格也颇富变化。她倩然一笑,美丽活泼;眼波流转,细腻羞涩;凝视花月,苦苦思恋;写信抒怀,大胆追求。这些看似矛盾,实则反映了青春少女芳心初动时复杂的心理。在封建家长制婚姻的背景下,女主人公的追求是大胆的,也是美好的。这正寄寓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浣溪沙·闺情鉴赏二

  这首言情小调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情态的几个侧面摹写,不仅生动地勾勒出她美丽动人的外貌,而且也展现出人物大胆天真的性格,以及蕴藏在心底的细腻幽深的感情。

  上片三句中前两句“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是一副似对非对的偶句。“绣面芙蓉”形容这个女子姣美的面庞宛如出水荷花,光艳明丽;“斜飞宝鸭”是说她把用宝石镶嵌的飞鸭状头饰斜插鬓边,对自己作了精心地修饰妆点;正如古人所说的“粉黛所以饰容,而顾盼生于淑质”,这两句表示词中女主角天生俏丽,再加以入时的华饰,就必然产生不同一般的效果。句中的“一笑开”三字之妙,妙在它以动态描写打破了静物写生,起到了能将词中的女子从字面上呼出的奇效;而其中“开”字在这里用得尤为精巧。诗词之妙,在于炼字炼句,使一词一句的含义达到极大的丰富;即如这个“开”字,无疑是指芙蓉花开,但其深层意思未尝不可以表示词中女主人公心底被禁锢的爱之苞蕾正在展放。接下来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句神来之笔,便为此提出了很好的印证。常言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个女子美目流盼,宛如一弯流动明澈的秋水,其中映照着她内心的喜悦与怕人发现自己秘密的悸栗。越怕人猜,偏会被猜,这便是生活的真实;作者捕捉到这一真实,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恰当地表现出来,更添了几分韵味。

  下片进一步刻划人物的内心世界,前两句“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是一副较为工巧的对偶句,摹写出这样的情景:幽居深闺的怀春女子,完全被“爱而不见”的愁苦与期盼的喜悦所左右,这混杂的感情化为风情万点,都从她一颦一笑的的面部流露无遗;终于她大胆地展开半张素笺,舞动一只彤管,把满怀思念、娇嗔与幽怨倾泻给自己深深系恋着的人。结句“月移花影约重来”写的是实况?是希冀?还是幻影?无从考定。但这确是一幅绝美的流动着的画面:月光里,花影下,玉人双双,倾诉着生死相依的情话……

  这首反映爱情的小令,词语鲜明生动而不失其朴直。只要把它放在被封建礼教重重包裹的那个时代,只要不带任何世俗偏见,便会发现易安笔下的这个秀外慧中的少女多么可爱,她对幸福、自由的追求又是多么真挚、炽烈、大胆;从而也会惊叹这首词多么质朴深刻、生气盎然。

浣溪沙·闺情创作背景

  李清照的词作大概可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及后期,即北宋之末与南宋之初两阶段。前者以闲情逸趣,儿女情长为主。后者则表现出怀家思国,愁绪难解的情怀。作者早期生活优裕,作品语言活泼自然,格调欢快俊。

作者介绍

李清照(一○八四—?),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格非女。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适当时爲太学生的赵明诚,时年十八,夫妻共事铅椠。崇宁元年(一一○二)父入党籍。宣和三年(一一二一),随夫宦居莱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明诚知江宁府,时金兵南侵,遂载书赴江宁。三年,明诚改知湖州,途中病卒,清照流寓浙东各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赴临安府,夏,再适张汝舟,未几即离异(《云麓漫抄》卷一四、《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八)。四年,撰《金石录后序》(《容斋四笔》卷五)。晚年表上《金石录》于朝(《隶释》卷二六),卒年七十余(《渭南文集》卷三五《夫人孙氏墓志铭》)。清照工于诗文,尤以词擅名,爲宋代婉约派大家。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一作十二卷(《邵斋读书志》卷一九),又《易安词》六卷(《宋史·艺文志》),皆已散佚,仅有《打马图经》一卷传世。近人辑有《李清照集》、《漱玉集注》等。事见《金石录后序》。 李清照诗,据有关载籍所录,并参考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编爲一卷。

诗词推荐

江南客,家有宁馨儿。三世文章称大手,一门兄弟独良眉。藉甚众多推。千里足,来自渥洼池。莫倚善题鹦鹉赋,青山须待健时归。不似傲当时。

宋词

借居仍种菊,往往似天随。日味三春酒,灯明午夜棋。閒临永和帖,细诵建安诗。潦倒同中散,欢欣似启期。

宋词

萧洒园池上,依然一故庐。苍苔封曲迳,老鹤伴閒居。计拙身还逸,颜酡鬓任疎。日长无个事,穷达儘教渠。

宋词

云暗山如醉,风来树若颠。怀人多有梦,忧国少安眠。江海浮鸥鸟,山林叫杜鹃。老生头已白,见景忽凄然。

宋词

柏城亲见五云飞,归奏严宸侍玉墀。重待三长专笔削,新迁八座总纲维。却缘关辅初通属,便向斋坛去把麾。暂使文星历东井,方资远略控西陲。乖崖今觉诙谐验,清献但容龟鹤随。巫峡风高送帆席,锦江春动照旌旗。临川略应添刀梦,宣室行闻盛德诗。看取锋车即西去,岩廊正欲聚皋夔。

宋词

贱贫奔走食与衣,百日奔走一日归。平生欢意苦不尽,正欲老大相因依。空房萧瑟施繐帷,青灯半夜哭声稀。音容想像今何处,地下相逢果是非。

宋词

今朝枕上觉头轻,强起阶前试脚行。膻腻断来无气力,风痰恼得少心情。暖消霜瓦津初合,寒减冰渠冻不成。唯有愁人鬓间雪,不随春尽逐春生。

宋词

蓬莱仙伯沉东阳,领袖诸儒太极旁。东壁二星云汉近,西昆群玉简编香。鸡翘豹尾无多子,锦缆牙樯有底忙。建业江山入诗集,却归天上侍虚皇。

宋词

浅画香膏拂紫绵。牡丹花重翠云偏。手挼梅子并郎肩。病起心情终是怯,困来模样不禁怜。旋移针线小窗前。

宋词

幽居抱孤明,怀古思旧京。渴望宝连山,老桂不胜清。

宋词

九转功成数尽乾,开炉拨鼎见金丹。餐饵了,别尘寰,足蹑青云突上天。

宋词

岐山四合与台平,半露园林叶未成。是处芳菲皆可惜,晚来风雨太无情。山川不改秦云色,宫室长悬陇水声。惟有故园终不见,仓庚黄鸟向人鸣。

宋词

春其几何到端木,三信东风银粟粟。眼惊天地有奇事,喜不自持诗陆续。尔时茅屋亦堪画,有竹宁甘食无肉。多年裋褐夜不暖,紫凤天吴共伸缩。袖中书册字蝇头,略借瑶阶明月烛。忍饥未惯愿岁丰,口虽不言以心祝。一生懒作贷米书,自汲溪水煮溪蔌。荷锄久欲眠秋云,飞翰谁惊落春瀑。

宋词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渐老时。每用风骚观物体,却因言语漏天机。林间车马逢稀到,尘处杯觞不浪飞。六十一年无事客,尧夫非是爱吟诗。

宋词

不到蓬莱又几时,凉花渐盛暑花稀。我来不是忘归去,忘却来时况道归。

宋词

郡学旧辟雍,中有岐阳鼓。古今所闻十,左右各惟五。离离大星陨,兀兀坏云补。累累营灶减,落落陈沙聚。质若切玄玉,制若覆冷釜。气若熔五金,文若断钗股。孤峰割秋瘦,千葩耀春妩。森严列戈矛,尔雅冠章甫。厓冰溜静悬,海暖浪掀舞。摧裛半折轴,败舫或遗橹。小龙彭蠡归,大鹏

宋词

浪说思家不我听,萧斋闲对竹青青。若为解释妻儿念,读尽栾城道德经。

宋词

持宪当休明,饬躬免颠沛。直绳备豪右,正色清冠盖。寄切才恨薄,职雄班匪大。坐居三独中,立在百僚外。简牍时休暇,依然秋兴多。披书唯骨鲠,循迹少闲和。庭树凌霜柏,池倾萎露荷。岁寒应可见,感此遂成歌。

宋词

微阳力尚浅,未解破重阴。云气山川满,江流日夜深。冻牙生滞穗,余润及重衾。泥泞沉车毂,农输绝苦心。

宋词

近有人从海上回,海山深处见楼台。中有仙龛虚一室,多传此待乐天来。

宋词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