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甫里祠

衣冠寂寞半尘丝,想见江湖独卧时。
遁迹虚烦明主诏,感怀犹赋散人诗。
钓鱼船去云迷浦,斗鸭阑空草满池。
芳藻一杯谁为奠,鼓声只到水神祠。

作品评述

《谒甫里祠》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衣冠寂寞半尘丝,
想见江湖独卧时。
遁迹虚烦明主诏,
感怀犹赋散人诗。
钓鱼船去云迷浦,
斗鸭阑空草满池。
芳藻一杯谁为奠,
鼓声只到水神祠。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高启对自己遁世之后的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他感到自己的衣冠已经寂寞,半世尘埃的痕迹已经模糊不清。他渴望能够再次见到江湖,独自躺卧在那里。然而,他的隐居生活被明主的诏令所打扰,使他感到烦躁。尽管如此,他仍然怀着对散居者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诗中的衣冠寂寞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和遗世独立的状态。他渴望能够再次回到江湖,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然而,他的遁世之路被明主的诏令所打断,使他感到烦躁。尽管如此,他仍然怀着对散居者的感慨,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的钓鱼船、斗鸭阑等景物,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芳藻一杯谁为奠,鼓声只到水神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辛勤付出和无人知晓的感叹。整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给人以思考和共鸣的空间。

诗词推荐

耳所以司听,听正乃为聪。匪彝谨勿闻,闻之则为聋。

屋头晴哢已交交,更向春风打一遭。花片已肥红欲绽,柳丝烟重绿如缫。

造华峰峰异,宜教岳德谦。灵踪载籍古,怪刃刺云尖。盘蹙陵阳壮,孤标建邺瞻。霁馀堪洗目,青出谢家檐。

阔矣别离久,飒焉颜发苍。殷勤大范子,问讯老刘郎。渴睡添新懒,清谈减昔狂。今无望气者,宝剑且深藏。

端平初偶忝朝班,亲见仙枝折广寒。揭晓名高推虎榜,凌云赋奏动龙颜。烹桑犹记攻京尹,谏草何妨上史官。膜外浮荣姑勿论,长留公是在人间。

吾生癖而慵,烟霞成痼疾。千山复万山,曾不厌深密。广厦非所睎,分甘死蓬荜。或问予如何,高明鬼瞰室。

倚棹短亭西,吹尘认旧题。水添春岸阔,云压暮山低。沙觜鹭初宿,树头乌自啼。故人今不见,惟有草萋萋。

谁借毛锥千字力,曲留髯叟百年身。未能晦迹终难保,樗栎林间是散人。

塔影挂清汉,分明雨后山。云寒湖贴贴。钱样菊斑斑。有水园林活,无风溪树闲。临流兴不尽,复自笑中还。

见录寻常咏,亲装复手题。言从永嘉後,重与建安齐。自古难知己,孤生每择栖。春风寄黄鸟,为向墓间啼。

虏求妙笔威难屈,石载归舟贫独甘。若使此风闻一世,真能立懦与廉贪。

商山昔有卑辞召,傅野今无审象求。世态众狙更喜怒,市声百鸟各喧啾。力耕且趁农东作,懒出难陪知北游。刀万里天浑是月,夜深无伴独登楼。

于赫上帝,乘龙御天。惟圣克事,胆乡斯虔。度豆云妨,灵猋且旋。载锡休祉,其惟有年。

雪锦楼高眼易寒,春风朵朵似长安。终年避事宁为客,到处寻诗胜觅官。金凿落边檛蹀躞,玉参差裹舞蹒跚。华灯变尽归来晚,回首西涪可忍看。

狱成收夜烛,整豸出登车。黄叶辞荆楚,青山背汉初。早朝新羽卫,晚下步徒胥。应念长沙谪,思乡不食鱼。

名山遍宇宙,历历纪舆图。安得身云水,孤筇自给扶。

会稽内史三韩扇,分送黄门画省中。海外人烟来眼界,全胜博物注鱼虫。

十九条平路,言平又嶮巇.人心无算处,国手有输时。势迥流星远,声干下雹迟。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

马师一喝大雄峰,直得三日只耳聋。今日松山聋更甚,半年不复闻鼓钟。依俙钝铁,彷佛顽铜。只好投之火聚中,火余烜爀地通红。几金错认,鸟啼月落,煜煜晓星明向东。

百尺楼台倚碧天,栏干曲曲画屏连。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