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作品评述

《送灵澈》作品评述:【注解】:1、杳杳:深远貌。2、荷:负。【韵译】:在苍翠的竹林寺院中,远远传来深沉的晚钟。他身背斗笠披着晚霞,独自归向青山最深重。【评析】: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诗的意境清晰,画面秀美,人物动人。诗人即景生情,构思精湛。先写寺院传来暮钟声声,勾起人的思绪,再写灵澈归去,诗人目送。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真挚情谊。诗一反送别感伤之态,而富于清淡雅气,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引自"超纯斋诗词" 翻译、评析:刘建勋灵澈上人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汤,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所以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769-770)。刘长卿自从上元二年(761)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着、也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十八世纪法国狄德罗评画时说过:“凡是富于表情的作品可以同时富于景色,只要它具有尽可能具有的表情,它也就会有足够的景色。”(《绘画论》)此诗如画,其成功的原因亦如绘画,景色的优美正由于抒情的精湛。(倪其心) le_cha诗词大全

作者介绍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人。开元二十一年进士。至德中,为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转运使判官。知淮南鄂岳转运留后。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诬奏,贬潘州南邑尉,会有为之辩者,除睦州司马。终随州刺史。以诗驰声上元、宝应间。权德舆[尝]常谓为五言长城。皇甫湜亦云:诗未有刘长卿一句,已唿宋玉为老兵。其见重如此。集十卷,内诗九卷,今编诗五卷。

诗词推荐

鄛人七十漫多奇,为汉敺民了不知。谁合军中称亚父,直须推让外黄儿。

五绝

淡黄深碧上春衫,无限春怀岂易谭。随手去来拈放一,到头得失暮朝三。日烘花气通玄牝,雨洗山光涨蔚蓝。熟听五更晴哢好,不须多恨罢朝参。

五绝

关路几年别,秋霜两鬓多。高谈卑世态,远涉识风波。艺绝惟名在,身贫奈壮何。为君沽斗酒,聊复慰蹉跎。

五绝

{上艹下争}{上艹下争}者梅,十月初荣。于郡之厅,有罍有觥。主礼孔诚,洽其欢声。之子初荣,为乡为馨。

五绝

五柳茅茨楚国贤,桔槔蔬圃水涓涓。黄花寒后难逢蝶。红叶晴来忽有蝉。韩康助采君臣药,支遁同看内外篇。为问潜夫空著论,如何侍从赋甘泉。

五绝

小小园亭亦自佳,晚云过雨却成霞。烂开栀子浑如雪,已熟来禽尚带花。

五绝

流水人千里,清风酒一尊。乌头何日白,鹤发几人存。石树根基壮,秋虫羽股繁。殷勤问来使,元亮欲归园。

五绝

象骨峰前古道场,简庵再到愈芬芳。地平双径崇宫殿,名压三山有雪霜。栗棘金圈提祖令,奎文宝墨閟宸章。海昌曾礼光明相,重荐炉中知见香。

五绝

溪边紫气半空浮,父老携杖看故侯。叔夜相思曾命驾,子猷一返少来舟。煨残僧芋平分吃,说道天花烂漫休。村叟安能留此客,地行仙偶出山游。

五绝

清洛鱼梁浅,霜鳞素鲫肥。供厨调鼎快,充腹此羹稀。老去只便饱,年来甘息机。寒江鲈鲙美,怅望未成归。

五绝

儒者服褎衣,气志轻王公。一落该网中,折节长俯躬。山东多豪士,片言不可穷。青土饶嘉枣,无以人钝蒙。彼知南楚轻,强始必弱终。矫志合其情,乃是吾徒通。行当问友生,为我举杯空。

五绝

宝钿云和玉禁仙,深含媚靥袅朱弦。春风不怕君王恨,引出幽花落外边。

五绝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苟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和理通性术,悠久

五绝

寂寂精庐切半空,古原高下稻花中。莲趺披素轻云梵,花萼雕红细雨宫。孤鹤睡迷千树月,断蝉吟绕五更风。心縻尺组遥相谢,归马南蹄疾似蓬。

五绝

释迦顶{左宁右页}一机,达磨单传一著。崇恩不惜眉毛,只作一句道却。

五绝

一沼光涵四座寒,夕阳回首更凭栏。凭师早把香莲种,他日期来结社看。

五绝

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

五绝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五绝

复幕重帘苦见遮,暮占栖雀晓占鸦。残灯煮药看成老,细雨鸣鸠过尽花。心为蚤衰元自化,发从无病已先华。更蒙厉鬼相提唱,此去山林属当家。

五绝

时时赍破囊,访我息闲坊。煮雪问茶味,当风看雁行。心齐山鹿逸,句敌柳花狂。坚苦今如此,前程岂渺茫。

五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