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作品评述

青青陵上柏翻译

汉译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席。
驾起破马车驱赶著劣马,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著。
洛阳城里是多麼的热闹,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著小巷子,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英译
Green Green, the Cypress on the Ridge
Green green the cypress* on the ridge,
stones heaped about in mountain streams:
between heaven and earth our lives rush past
like travelers with a long road to go.
Let this measure of wine be our merriment;
value it highly, without disdain.
I race the carriage, whip the lagging horses,
roam for pleasure to Wan and Lo**.
Here in Lo-yang, what surging crowds,
capped and belted ones chasing each other;
long avenues fringed with narrow alleys,
the many mansions of princes and peers.
The Two Palaces face each other from afar,
paired towers over a hundred feet tall.
Let the feast last forever, delight the heart --
then what grief or gloom can weigh us down?

青青陵上柏鉴赏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古诗·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色、有声、有动作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得很有实感,很带激情。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文选》李善注引《尸子》、《列子》释“远行客”:“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古诗》中如“人生寄一世”,“人生忽如寄”等,都是不久即“归”(死)的意思。

  第五句以下,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短促而及时行乐。“斗酒”虽“薄”(兼指量少、味淡),也可娱乐,就不必嫌薄,姑且认为厚吧!驽马虽劣,也可驾车出游,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借酒销忧,由来已久;“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邶风·泉水》),也是老办法。这位主人公,看来是两者兼用的。“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这两地,都很繁华,何妨携“斗酒”,赶“驽马”,到那儿去玩玩。接下去,用“何郁郁”赞叹洛阳的繁华景象,然后将笔触移向人物与建筑。“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索”,求访。“冠带自相索”,达官显贵互相探访,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后面的“极宴娱心意”,就明白地点穿了。“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王侯第宅”,“两宫”,“双阙”,都不过是“冠带自相索”,“极言娱心意”的场所。主人公“游戏”京城,所见如此,必会有感想。结尾两句,就是抒发感想的,可是歧解纷纭,各有会心,颇难作出大家都感到满意的阐释。有代表性的歧解是这样的: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主人公。“极宴”句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可以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那些权贵豪门原来是戚戚如有所迫的,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如贫贱之可乐”(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一云结尾两句,分指双方。“豪门权贵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人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从全诗章法看,分指双方较合理,但又绝非忧乐对照。“极宴”句承写“洛中”各句而来,自然应指豪权贵。主人公本来是因生命短促而自寻“娱乐”、又因自寻“娱乐”而“游戏”洛中的,结句自然应与“娱乐”拍合。当然,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戚戚”,但口上说的毕竟是“娱乐”,是“游戏”。从“斗酒”、“驽马”诸句看,特别是从写“洛中‘所见诸句看,这首诗的主人公,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

  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然而到京城去看看,从“王侯第宅”直到“两宫”,都一味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无忧国忧民之意。自己无权无势,又能有什么作为,还是“斗酒娱乐”,“游戏”人间吧!“戚戚何所迫”,即何所迫而戚戚。用现代汉语说,便是: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呢?(改成肯定语气,即“没有什么使我戚戚不乐”)全诗内涵,本来相当深广;用这样一个反诘句作结,更其馀味无穷。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这重阳子,今来生此。是非去,烦恼退,逍遥白遂。摆脱一炉香,何有短叩齿。又不用、那道家活计。暗笑俏措的,暗笑令俐。暗笑他,将相并工商农士。唯我静中清,唯我闲中肆。要到处、跨云便至。

古诗

不经南陌兴西阡,犁杷年来怕上肩。弃却栏中肥嫩草,绿杨堤畔饱风烟。

古诗

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舍后荒畦犹绿秀,邻家鞭笋过墙来。

古诗

初年朝旭旦,故岁徂景夕。逡巡蚁旋磨,倏忽驹过隙。拙劣应逃世,疏慵翻寝疾。逢时独悲悼,抚己三太息。弥增长年愧,末契养生术。昔贤夙相伍,枚叟徒见七。每有忧生嗟,忧来恨非一。

古诗

草长开路微,离思更依依。家远知琴在,时清买剑归。孤城回短角,独树隔残辉。别有邻渔约,相迎扫钓矶。

古诗

一点冥通未兆前,乾坤虚鉴已昭然。烂银宫里擎尸出,万古传声浪拍天。

古诗

五月江门暑气鲜,水祠箫鼓赛龙船。最怜别权当官路,不碍归云入洞天。楼阁两山摇碧落,杨梅千涧泻红泉。葛裙纱帽吟长夏,莫拟平原赴洛篇。

古诗

残遗蜀石经,收聚十获五。勤搜兼巧遇,彼苍眷嗜古。流传阅百年,藏者可指数。踵观盛师儒,证辨析丝缕。鲰生安置喙,矘视屡起舞。尤幸邀天章,篆画出冲主。雄姿走螭龙,奥雅胎石鼓。刘侯为发箧,光气烂庭户。方将却魔魅,复旦万物睹。守阙留伏申,待访孰与伍。

古诗

黄堂燕衎盛衣冠,人道魁星照建安。多士权衡推月旦,一番桃李属春官。升歌鸣鹿陪樽俎,好与溟鹏插羽翰。发策致身须正学,功名久远要人看。

古诗

绝唱从前恨未多,骚人墨客浪经过。直须吏部杨夫子,始奈楼中烟雨何。

古诗

不见山巅树,摧杌下为薪。日睹井中泥,上出作埃尘。(《箜篌谣》。一作岂甘井中泥,时至出作尘。)情知一丘趣,不谢千里印。倚剑登高台,悠悠送春目。(以上并见《海录碎事》。)

古诗

梧桐叶落雁来时,见说沙场未解围。夜夜灯前做针线,倩谁边上寄寒衣。

古诗

万斛尘飞日为霾,无心退食自成斋。梅生红粟初迎腊,鱼跃银刀正出淮。卧病空看帆度碛,诵诗犹记雪填阶。夹河南北俱形胜,且借高城作两崖。

古诗

天启文明泰运兴,汉庭来召鲁诸生。我婴世网空投老,君向容台早著名。水阔风高鹏翼健,沙乾云暖马蹄轻。归来衣锦看他日,何用樽前唱渭城。

古诗

贾庙巍巍尽敕封,秦齐两国受恩同。木棉庵下无依鬼,合策麒麟第一功。

古诗

有此一楼足,悠然万虑忘。拓开风月地,压断水云乡。四野留春色,千峰明夕阳。眼前无限景,何处认潇湘。

古诗

昔闻退之与东野,相与结交贱微时。孟不改贫韩渐贵,二人情契都不移。韩无骄矜孟无腼,直以道义为己知。我今与子亦似此,子亦不愧前人为。北都健儿昨日至,扣门乃得所遗诗。上言病中初有寄,下言我咏蟠桃枝。盛衰开落感残杏,暮春无事羡游丝。班班鸠鸣忽怀念,一扫十幅无闲辞。

古诗

玉律转清商,金飚送晚凉。轻飘梧叶坠,暗度桂花香。月下生林籁,天边展雁行。吹嘘禾黍熟,万顷似云黄。

古诗

苍山七百亩,主人新买断。于时积雾开,素瀑挂青汉。泠泠瑟初铿,璀璀珠乍贯。久晴雨瓢翻,忽暖冰柱泮。恍如白浪涌,翔舞下凫雁。又疑黄河决,萗祭沉玉瓒。不然蟒出穴,或是虹吸涧。客言下有潭,龙伏不可玩,攫拿起云气,喷薄苏岁旱。平生爱奇心,欲此筑飞观。沿流踏浅清,陟巘

古诗

青冥玉霄顶,静夜无纤埃。手携赤松子,拂石坐苍苔。众瓢呼海月,长蜡贯金罍。挂剑桂树枝,洗手天河洄。我欲铲崖嶂,涉海登蓬莱。要观中州碑,鼓枻云涛堆。风波虽可越,长鲸正崔嵬。

古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