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苏州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疎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作品评述

《过苏州》是苏舜钦的一首宋代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东出盘门刮眼明,
萧萧疎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
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
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
旅棹区区暮亦行。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苏州的景色和人物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诗人在游览苏州时,感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动人之处,但同时也意识到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和万物的盛衰变化都是由天意所决定的。他懂得自然的自得与人世的烦忧对比鲜明,既感叹自己的羁绊和痛苦,又轻蔑世俗人情的浮薄。最后,诗人意识到美好的景色无法长久停留,自己也是旅途中的行者,不得不离开苏州继续旅程。

赏析:
该诗以描写苏州的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对绿杨、白鹭、水和山的描绘,展现了苏州的美丽风光。绿杨和白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和纯洁,与苏州的水乡特色相得益彰。同时,诗人从盛衰的角度思考世间万物,意识到一切皆有因果和命运的支配,表达了对生命和人世的深刻思考。诗人的自我感慨与对世俗的轻蔑交织在一起,体现了他对于追求自由和超脱世俗束缚的渴望。最后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行者的无奈,以及对美好景色无法永恒停留的无奈和遗憾。

总而言之,《过苏州》通过描绘苏州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世俗生活的烦恼和束缚。这首诗词在意境和思想上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展示了苏舜钦独特的诗性和对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舜钦(一○○八~一○四九),字子美,原籍梓州铜山(今四川中江东南),自曾祖起移家开封(今属河南)。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进士(《隆平集》卷六),歷任蒙城、长垣县令,入爲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时杜衍、富弼、范仲淹执政,主持“庆历新政”。苏舜钦爲杜衍婿,因进奏院祠神,以出售废纸公钱宴会,爲人所劾,以监守自盗罪削职爲民,闲居苏州。后復爲湖州长史,庆历八年(一○四八)十二月卒(《欧阳文忠公集》卷三一《湖州长史苏君墓志铭》),年四十一。有《苏学士文集》十六卷。《宋史》卷四四二有传。 苏舜钦诗,以沈文倬点校《苏舜钦集》爲底本。沈氏点校本以清康熙中宋荦校定徐惇復刊印本爲底本,曾参校清黄丕烈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黄本)、陈乃干过录何焯校本(简称陈本)、清光绪中李星根等重编校刊十卷本(简称李本)、黄丕烈过录顾广圻校记(简称顾校)、陈乃干过录钱泰吉校记(简称钱校)等。此次据《全宋诗》体例,对底本校语作若干删节、调整,并据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苏学士集》(简称四库本)予以补正。辑录所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天涯羁旅逢人日,病起消摇集宝坊。雪水初融锦江涨,梅花半落绿苔香。家山松桂年年长,幕府文书日日忙。自笑余生有几许,一庵借与得深藏。

园林都尉宅,景好冠京华,便合名金谷,其如是石家。池塘分御水,楼阁见宫花。有客因来说,令人动叹嗟。

病中雅量岂堪论,澄水能清挠即浑。除却妙香无长物,只应静坐洗烦言。几丛晚菊今耆旧,一树寒梅老弟昆。曾住钟山安石里,旁人犹恐我争墩。

昌黎之生月南斗,牛奋其角箕张口。坡翁宿直斗牛箕,自谓文似昌黎叟。顾予命亦坐磨蝎,碌碌浪随二公后。文章学问愧前修,有口但知能饮酒。松坡磊落湖海人,为我掉舌谈星辰。蛟龙蟠屈终变化,君子忧道宁忧贫。夜半狂吟踏破瓮,结柳为车穷莫送。掀髯一笑问松坡,文如二子今何用。

惆怅兴亡系绮罗,世人犹自选青娥。越王解破夫差国,一个西施已是多。

绿原青垄渐成尘,汲井开园日日新。四月带花移芍药,不知忧国是何人。

何人非集木,与子愧伊蒿。一病旐夔足,三年负蟹螯。饯穷天漠漠,赠老日滔滔。炊臼疑妖梦,尸饔切远忉。望深殷字咄,呼甚汉庭暴。衠首催星栉,瘒肌问雪。窍风林众怒,野松輶层韬。免觉迷离苦,鹰甘搏击劳。驩浆骄逆旅,裘毳快诸豪。帆驶知河近,烟稠送郭嚣。抢头椿已谢,入耳雁

七日新秋,还又记、生申初度。清梦到、小桥流水,翔蓬深处。去岁滦京犹望远,今年谈宴知谁与。想荷翻、翠盖饱凉?,时掀舞。何时吸,惊盘露。何必颂,长明炬。更何须伊召,何须巢许。但有金丹消息在,待将铜狄摩挲去。尽西湖、山水四时佳,宜晴雨。

前旦出园游,林华都未有。今朝下堂来,池冰开已久。雪被南轩梅,风催北庭柳。遥呼灶前妾,却报机中妇。年光恰恰来,满瓮营春酒。

凉边未放菊花斑,莫作重阳节物看。就网买鱼风露重,推篷举酒水天宽。箭头岁月离弦易,局面功名下着难。惭愧竟陵江上叟,采菰捣黍鬓毛寒。

平生子林子,一别今几春。宁知林壑中,忽见题墨新。巉巉屹苍石,恍若对其人。徘徊不忍去,我怀谁为陈。自子来江东,相去亦已迩。谓当复相逢,跂首日望子。云何竟差池,又此隔千进而。凭高久伫立,飞鸿渺烟水。

胜游漫说山阴,算来不及山阳好。七贤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况有奇才,纵横笔阵,千军独扫。向碧油幢底,真儒事业,倚马看,檄书草。谁识平居隐操。翟汤遇江州、十分礼貌。世情交态,雀罗门外,几人曾到。且斗尊前,等闲休问,高山白早。赖?娥、留得一枝丹桂,伴灵椿

林下一溪春水。林上数峰岚翠。中有隐居人,茅屋数间而已。无事。无事。石上坐看云起。

铁壁银山,一箭穿过。潦倒赵州,口能如祸。

手把古人书,闲读下广庭。荒村无车马,日落双桧青。旷然神虑静,濁俗非所宁。逍遥出荆扉,竚立瞻郊坰。须臾暮色至,野水皆晶荧。却步面空林,远意更杳冥。停云甚可爱,重叠如沙汀。

北阙投封事,南山返故庐。李衡千树橘,张琰一园蔬。

中峰云暗雨霏霏,水涨花塘未得归。心忆琼枝望不见,几回虚湿薜萝衣。

瞻彼西山紫翠间,百年遗族备艰难。一区济济虽孤立,万物原原得静观。举世莫知黄发贵,何人肯伴白云寒。相将共折长亭柳,况是残梅已著酸。

长夏悠悠百计非,可怜北客制南衣。池头风晚萍根合,何处杨花不得归。

争春桃李太匆匆,随手飘零逐晓风。冰雪不侵尘不污,可人惟有岁寒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