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
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间。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
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然犀下照,未必*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唤取骑鲸客,挝鼓过银山。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赋三门津黄河九天上》是元代作家元好问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黄河的三门津上,我赋诗歌,俯瞰着重要的关隘,人间和鬼魂都在这里交汇。长风怒卷着高浪,洒下寒冷的阳光。这景象峻峭如吕梁山的千仞峰,壮丽如钱塘江八月的潮水,直冲而下,洗涤着尘世。万象都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只有一座孤峰依然屹立。仰望危险的鸟巢,双鹄飞过,却难以攀登。人间面对这样的险境有何用处,万古以来都隐藏着神秘的阴谋。不用犀牛的角来照亮前路,也未必能够强力地射击,有力量来阻挡狂涛。唤来骑着鲸鱼的客人,敲击鼓声穿过银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黄河的三门津为背景,描绘了黄河壮丽的景象和其中蕴含的危险。诗人通过形容长风怒卷的高浪和飞洒的阳光,表达了黄河的浩渺和威力。他将黄河比作吕梁山和钱塘江,突出了其壮丽和雄伟的特点。诗人还通过描绘万象被冲击得支离破碎,只有一座孤峰屹立的景象,表达了黄河的狂暴和无穷的力量。诗人思考人类面对这样的险境有何用处,以及世间隐藏的神秘阴谋。最后,他呼唤骑着鲸鱼的客人,敲击鼓声穿过银山,表达了对勇敢者的赞美和希望。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黄河的壮丽景象和其中蕴含的危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面对险境的思考。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和比喻手法,使诗词充满了力量感和震撼力。同时,诗人通过呼唤骑鲸客人的形象,表达了对勇敢者的赞美和对希望的追求。整首诗词以黄河为背景,展现了元代作家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