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宗庙登歌 三

有夏多罪。
殷人涂炭。
四海倒悬。
十室思乱。
自天命我。
殱凶殄难。
既跃乃飞。
言登天汉。
爰享爰格。
福禄攸赞。

作品评述

《梁宗庙登歌 三》是南北朝时期沈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有夏多罪。殷人涂炭。
四海倒悬。十室思乱。
自天命我。殱凶殄难。
既跃乃飞。言登天汉。
爰享爰格。福禄攸赞。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的苦难。"有夏多罪"指夏朝(指西周末年)犯下了很多罪孽,而"殷人涂炭"则指商朝的人民陷入了极度的苦难之中。"四海倒悬"表现了整个国家的危机四伏,"十室思乱"则暗示了人们家庭的不安宁。然而,主人公表达了自己对天命的接受,并以此为动力,消除凶恶,消弭灾难。最后,他寄望于能够飞跃登上天汉,进而享受幸福和尊荣,赞颂福禄之佑。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痛苦,以及主人公的追求和希望。通过对夏、殷两朝的描述,展示了历史的沉浮和民众的疾苦。作者通过"自天命我"表达了接受天命的态度,以此作为自己拯救国家、消除灾难的动力。最后,作者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希望能够飞跃登上天汉,享受幸福和尊荣。整首诗词简练而意味深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又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和期望。

这首诗词通过对历史背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注,并以个人的力量和希望来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拯救之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和情感共鸣,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厚意,是一首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的作品。

诗词推荐

江城闻鼓角,旅宿复何如。寒月此宵半,春风旧岁馀。徒云资薄禄,未必胜闲居。见欲扁舟去,谁能畏简书。

吾悲子云居,寂寞人已去。娟娟西江月,犹照草玄处。精怪喜无人,睢盱藏老树。

世上平生懒所更,有怀真欲仿渊明。无端唤作铅山尉,刚替渠人负弩行。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衣薪难以大留形,破石空山浪予名。倘信此心无起灭,一身那得有三生。

旷怀未许众人窥,细行犹堪百世师。广厦千间无地起,灵台一片有天知。

秋山多远声,日暮尤百态。鸣风落高树,清涧泻寒濑。鸣蜩默谁怜,喑死不偿罪。恐帝独不已,有诉未逢解。天时激汝曹,宁自知进退。吹嘘成踊跃,刍狗忌撤祭。庭空月宵挂,园冷露晨沛。嗟哉心虽忘,俯事还感慨。

南池荷叶叠青钱,玉山门外君著鞭。南池荷叶成青繖,问君东游何当返。闻道湖州又楚州,旧隐故乡宜款款。清晨剥啄叩我门,我不出门非是嬾。不知何物苦相干,能令人热令人寒。偶然脱命冰炭里,至今体不胜衣冠。溪流落尽才如带,想见南池空聚块。更无小鸭睡枯荷,况有红妆依翠盖。

毛羽斒斓白纻裁,马前擎出不惊猜。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绿玉觜攒鸡脑破,玄金爪擘兔心开。都缘解搦生灵物,所以人人道俊哉。

蝇及瓜勿啖,螬食李何妨。苦淡谁知味,某鲜或腐肠。

数椽月屋爱岩阿。

步入淩峰阁,寻师师未归。凭栏寂无语,唯见白云飞。

忆昔苕溪醉中语,屈指凄凉十寒暑。纷纭世事去如云,两鬓苍苍各如许。春风学省数会面,抗袂吁嗟走尘土。我惭屡占不能奇,袖手归来仆旗鼓。喜君射策有新功,双鹄联翩仍一举。胡为不上金马门,簿领卑栖犹哙伍。风前未厌鹔鹴敝,笔下悬玄凤凰吐。闽山千里要佳句,应吊双龙一怀古。

经言事父孝,所以事天明。疾间加再饭,梦中与九龄。

日日人空老,年年春更归。相欢在尊酒,不用惜花飞。

仲连本策士,元亮非隐者。举世莫知我,悬车息其马。舣船阳羡头,停策计山下。山水自娱人,无烦丝竹写。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久不出门心已灰,佳晴作意苦相催。莺花世界共游戏,竹石弟史仍往来。心有所之无远近,兴虽已尽更徘徊。江边渔父伤时切,得遇郎君笑口开。

天公嗔我眼常白,故著昏花阿堵中。不怪参军谈瞎马,但妨中散送飞鸿。著篱令恶谁能继,损读方奇定有功。九恼从来是佛种,会如那律证圆通。

石梁平砥似,池水明镜如。晚凉散步稳,凭栏此观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