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释奠武成王乐章·送神

明祀方终,备乐斯阕。
黝纁就瘗,豆笾告撤。
肸蚃尚馀,光景云灭。
返归虚极,神心则悦。

作品评述

《郊庙歌辞·释奠武成王乐章·送神》是唐代的一首诗词,作者佚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祀方终,备乐斯阕。
黝纁就瘗,豆笾告撤。
肸蚃尚馀,光景云灭。
返归虚极,神心则悦。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结束,音乐器具已经停止演奏。祭坛上散发着烟雾,祭品已经被撤走。微弱的香烟升腾,光景逐渐消散。随着仪式的结束,神灵的心灵回归虚无的极境,感到满足和安慰。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祭祀仪式的结束场景,通过对仪式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神灵归于宁静和满足的状态。诗词中使用了一系列象征性的词语,如"黝纁"、"豆笾"、"肸蚃"等,形象地描述了仪式的终结和神灵的回归。整首诗词表达了对神灵的敬意和祭祀仪式的庄重,同时也传达了人们对神灵保佑和庇护的祈愿。

诗词的节奏明快,字句简练,意境清晰。通过运用象征手法,如"黝纁"代表烟雾弥漫,"豆笾"代表祭品,"肸蚃"代表微弱的香烟等,诗人将仪式的场景生动地展示给读者。整首诗词以简约的语言表达了庄重而肃穆的氛围,展现了唐代祭祀仪式的盛况,并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的敬意和祈愿。

这首诗词在形式上属于韵文诗,行数较短,但通过精练的语言和象征性的描写,展示了唐代祭祀仪式的庄重和神灵的崇敬。它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灵的虔诚信仰和对宗教仪式的重视。整首诗词给人以庄重而肃穆的感觉,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仪式文化。

作者介绍

佚名,应月泉吟社徵诗(《月泉吟社诗》)。

诗词推荐

人烟懡罹不成村,溪水微茫劣半分。流到前滩忙似箭,不容雨点稍成纹。

西溪丹杏,波前媚脸,珠露与深匀。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颦。当年此处,闻歌殢酒,曾对可怜人。今夜相思,水长山远,闲卧送残春。

宝剑夜长鸣,金痍老未平。指弓夸野战,抵掌说番情。已矣黑山戍,怅然青史名。和亲不用武,教子作儒生。

去日桐花半桐叶,别来桐树老桐孙。城中过尽无穷事,白发满头归故园。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月落霜严自靓妆,北风工为发清香。晚英数点辞林去,幽独无人为断肠。

谁爱潺湲到水滨,春来唯有我来频。沙边坐惯渔翁识,岸上行多白鸟驯。髭发照看添霰雪,冠缨濯後少埃尘。今秋更拟营蓑笠,冒雨冲风把钓纶。

铁骢黄金羁,年少蜀城守。蜀城临古江,正在离岸口。离岸李凉凿,其利实不久。既避沫水害,又以溉田亩。大此百民宜,遗祠奉牲酒。行当谨厥事,无乃为政首。

中郎厨品在,诗老合先尝。尘骑将星载,筠笼柰雨妨。空遗黄绢句,莫致绛香囊。此愿何当续,薰风竟一偿。

天上仙人谪世间,醉中偏爱五松山。锦袍已跨鲸鱼去,惟有山僧自往还。

采莲归,绿水芙蓉衣,秋风起浪凫雁飞。桂棹兰桡下长浦,罗裙玉腕摇轻橹。叶屿花潭极望平,江讴越吹相思苦。相思苦,佳期不可驻。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今已暮,摘莲花,今渠那必尽倡家。官道城南把桑叶,何如江上采莲花。莲花复莲花,花叶何重叠。叶翠本羞眉,花红

东轩记待月,从笔说性命。岂惟不知月,实亦不知性。文虽欧苏工,理至闰洛定。人心如明月,尘垢失清净。雾收海气澄,天迥风力劲。持我光明珠,照此大圆镜。镜中双彩荼,翔立请骖乘。御宴影娥池,神飚忽吹醒。莺飞晓镜空,龙睡渊珠静。依旧碧潭心,无潭琼楼舆。韩郎固有言,仙人

生求媚于人,死求媚于鬼。媚人幸富贵,媚鬼免罪戾。生死虽殊途,人鬼岂异理。哀哉过用心,妄意何时已。

满堂蟠蛰卧僧龙,一片闲云下碧空。舒卷当机元自在,从教蚊蚋弄狂风。

异壤同羁窜,途中喜共过。愁多时举酒,劳罢或长歌。南海风潮壮,西江瘴疠多。於焉复分手,此别伤如何。

肝胆早知成楚越,腹心偏许寄羌戎。何堪沧海看三变,漫向中原角两雄。踯躅宁为投鼠器,跳踉谁挂射蛟弓。痴儿托命吟声里,目笑尘飞万骑东。

清要三朝望,文章一世荣。掌纶夸独直,荷橐青群英。石室资殚洽,金赖阐所明。孤臣伤暮景,风雨自鸡鸣。

仙客题来隘九州,身骑黄鹤记南游。乌衣故国江山在,铜柱荒台草树秋。起舞刘琨空有志,登高王粲不胜愁。问君绝境今何在,只忆当年顾虎头。

岸帻秋堂小,临流暮雨清。群峰倾鸟背,落叶带溪声。林日高低下,川虹断续明。棹歌何处发,应是采莲行。

休执拗,莫痴顽。休迷假相莫悭贪。休起愁,莫害惭。听予劝,访长安。逍遥坦荡得真欢。守清净,结大丹。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