澨
shìㄕˋ-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部首氵
- 总笔画16画
- 部外笔画13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4413143141234341
- 笔顺顺序点/点/提/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撇/点/撇/点/横
- 统一码基本区 U+6FA8
- 五笔itaw
- 仓颉ehmo
- 郑码vmoo
- 四角38118
“澨”字的意思
1.大堤。
2.水边。
“澨”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澨
shì ㄕˋ
堤岸。 〔~水〕古河名。 水边地,涯岸:“夕济兮西~。”英语 shore; river in Hubei
德语 Ufer (S)
法语 rive,rivage,(nom d'une rivière)
“澨”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 澨 shì
〈名〉
(1) 水名 [Shi River]。在湖北省境
过三澨,至于 大别。——《书·禹贡》。 左传:“句澨、雍澨、薳澨,其地在今湖北襄阳府宜城县北。”
(2) 水边 [waterside]
澨,埤增水边土人所止者也。从水,筮者。——《说文》
则决睢澨。——《左传·成公十五年》。注:“水涯也。”
夕济兮西澨。——《楚辞·湘夫人》
方舆之内,山陬海澨,丽土之毛,足以活人者多矣。——明· 徐光启《甘薯疏序》
“澨”字的辞典解释
澨ㄕˋshì名
堤防。《说文解字·水部》:「澨,埤增水边土,人所止者。」
水边、岸边。《楚辞·屈原·九歌·湘夫人》:「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文选·潘岳·秋兴赋》:「泉涌湍于石间兮,菊扬芳于崖澨。」
河川名。即澨水。源出于今大陆地区湖北省京山县的潼泉山,东流入汉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