噆
zǎnㄗㄢˇ- 拼音zǎn
- 注音ㄗㄢˇ
- 部首口
- 总笔画15画
- 部外笔画12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251153515352511
- 笔顺顺序竖/横折/横/横/竖折/竖弯/撇/竖提/横/竖折/竖弯/撇/竖弯钩/竖/横折/横/横
- 统一码基本区 U+5646
- 五笔kaqj
- 仓颉rmua
- 郑码jhrk
- 四角61061
“噆”字的意思
1.叼;衔。
2.咬;叮。
“噆”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 噆
zǎn ㄗㄢˇ
叮咬:“蚊虻~肤,则通昔不寐矣。”口衔:“食荐梅,~味含甘。” © 汉典“噆”字的详细解释
“噆”字的辞典解释
噆ㄗㄢˇzǎn动
衔、含。《淮南子·览冥》:「榛薄,食荐梅,噆味含甘。」
叮、咬。《庄子·天运》:「蚊虻噆肤,则通昔不寐矣。」唐·元稹〈蚁子〉诗三首之二:「攻穿漏江海,噆食困蛟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