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杨至之潘谦之登清水岩不果和潘韵

春入溪山几许深,拟陪杖屦远追寻。
千章古木都凝绿,百啭黄鹂尚好音。
君有佳人同笑语,我怀拙患阻登临。
移时伫立西塘上,有酒盈樽敢自斟。

作品评述

《约杨至之潘谦之登清水岩不果和潘韵》是宋代诗人陈宓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时,诗人怀着追求自然之美的心情,希望与友人一同欣赏自然景色。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天进入溪山,深不可测,我拟陪着杖履,遥追寻美景。千百年来的古老树木都变得翠绿,百鸟啭鸣的黄鹂的歌声仍然美好动听。你有一位美丽的伴侣,与你一同欢笑言谈。而我心中怀揣着无法轻易克服的困扰,阻碍着我登上山顶。停留片刻,我独自立于西塘之上,心中充满了美酒,敢于自斟自饮。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诗人希望能与朋友一同前往山间溪水,感受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诗中的古木凝绿、黄鹂啭鸣,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丰富多彩。诗人的内心焦虑和困扰成为了他登上山顶的阻碍,与朋友的欢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独自留在西塘上,以美酒自斟自饮,表达了他在困境中仍然能够坚持自我的态度。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情感,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困境的坚韧。诗中的山水景色和情感的交融,使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同时,诗人在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和自我安慰也给人以启示,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和积极的心态。整首诗以抒情的方式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北山吹雨送残春,南涧朝来绿映人。昨日杏花浑不见,故应随水到江滨。

宛转瀛洲带幔坡,蜷玉蝀压银河。广寒遥见空中树,太液微生雨后波。云卷红妆千步障,风吹琼盖万年柯。太平见说宸游简,驰道青青长薜萝。

雪政飞时梅政开,倩人和雪折庭梅。莫教颤脱梢头雪,千万轻轻折取来。

风光淅淅草中飘,日彩荧荧水上摇。幸奏潇湘云壑意,山旁容与动仙桡。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一丘山水当鸣琴。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舴艋泝溪来,款段踏山去。入城缘底事,要识崎岖路。稻塍白纵横,茅岭青盘互。牧儿歌不休,孤客自多惧。士行犹运甓,文公亦习步。我敢忘艰难,冲烟问荒渡。

黄面老子,六载辛勤。寻得鼻孔,打失眼睛。

邵阳拙政一年余,不暇精思及远图。且了眼前无饿殍,家家温饱是良谟。

莫唱艳歌凝翠黛,已通仙籍在金闺。他时若寄相思泪,红粉痕应伴紫泥。

回首青鸾何处,长空万里苍烟。中酒梅花月夜,怀人松籁霜天。

微风吹甚清,缺月照同盈。盘礴得露坐,喧阗嫌市声。何胜忆玄度,底处觅弥明。念我筠窗底,萧然榻正横。

仙馆三峰下,年华百岁中。梦休孤蝶往,蜕在一蝉空。蕊笈微言秘,霄晨浩气通。丹遗舐后鼎,林遣御馀风。市雾沈荒白,餐霞委暗红。峨眉有归约,飞步与谁同。

万里金波照眼明,布帆十幅破空行。微茫欲没三山影,浩荡还流六代声。水底鱼龙惊静夜,天边牛斗转深更。长风瞬息过京口,楚尾吴头无限情。

龙猛因缘会北斋,轰轰南岳到荆溪。宏纲若谓无人举,谁听孤猿月下啼。

满目亲朋似故乡,梦邪非梦梦何长。春风坐上白云屦,玉鉴光中明月珰。酒到湖山嫌逊避,话逢气类省称量。谢家内集如斯否,一味诗书无别香。

轻云漠漠烟漫漫,杖藜扶行不作难。无量寿佛像最古,未曾有经碑亦残。秋花泫露颜色好,客子着雨衣裳单。题诗写寄莓苔壁,勿使俗人相对看。

混处还须转侧看,底时妙在一丝端。闲云卷雨秋空阔,明月流辉夜水寒。棹破波光华细碎,梦惊蓬晓影团圞。真机分应头头准,却出黄芦把钓竿。

看来天地萃精英,占断人间一味清。唤作花王应不忝,未应但做水仙兄。

南宫使者有光辉,欲拜诸陵瑞雪飞。蘋叶已修青玉荐,柳花仍拂赤车衣。应同谷口寻春去,定似山阴带月归。寒冷出郊犹未得,羡公将事看芳菲。

酷暑端何物,穷居值此辰。交秋六七月,连病两三人。虚屈名医至,深怜老子贫。婢慵吾亦愧,煮药缺乌薪。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