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浈阳峡》
行舟傍越岑,
窈窕越溪深。
水暗先秋冷,
山晴当昼阴。
重林间五色,
对壁耸千寻。
惜此生遐远,
谁知造化心。
译文:
船只行驶在越岑旁,
幽美的溪流沟深处。
水暗暗预示着初秋的寒冷,
山峦在阳光下显得阴暗。
茂密的树林间彩色交织,
高耸的壁峰直插云霄。
为何命运使我身处遥远之地,
谁能知晓天地间的奇妙心灵。
诗意:
这首诗《浈阳峡》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通过描绘浈阳峡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中描述了行舟在浈阳峡旁漂流的情景,越岑峰峦和清澈幽美的溪流形成了一幅迷人的自然画卷。诗人描绘了峡谷中水变得暗淡,预示着初秋的寒冷到来,同时山峦的阴暗也表明昼间的阳光被遮挡。诗句中的“五色”,既可指山林间树木的多彩色彩,也可象征山水之间的瑰丽光彩。
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景色的反思。他感叹自己身处遥远之地,对于这种美景的珍惜之情浮现心头。然而,他也提出了一个深思:这种令人惊叹的景色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通过这个问题,诗人引发了对于远古造物主或宇宙间奇妙力量的疑问。
赏析:
《浈阳峡》以精细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展示了浈阳峡的壮美景色。诗人运用了富有意境的形象描写,将自然景物和人生哲思相结合。通过描绘不同的景象,诗人巧妙地展示了山水之间的变幻和不可预知的力量,使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的独特魅力。
诗中的“越岑”和“越溪”都是浈江的一部分,表现了作者对这一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品味。尤其是对水和山的描写,通过使用冷暗、昼阴等词语,给予了景色更多的视觉和感受上的冲击力。而最后两句则探讨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宇宙的奥秘,拉近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总之,《浈阳峡》以其纤巧而深层的表达,使读者得以领略到壮美自然的同时,也引发了内在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