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萨天锡留别张贞居寄倪元镇

梁溪岁莫若为情,溪上梅花待晓晴。
径雪冷埋山履齿,檐冰夜堕石床声。
《内篇》携向松根读,如意持将竹里行。
短晷何能理幽事?南窗剪烛话寒更。

作品评述

《和萨天锡留别张贞居寄倪元镇》是元代诗人郑元祐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梁溪岁莫若为情,
溪上梅花待晓晴。
径雪冷埋山履齿,
檐冰夜堕石床声。
《内篇》携向松根读,
如意持将竹里行。
短晷何能理幽事?
南窗剪烛话寒更。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慨。诗人表达了对梁溪的深情厚意,认为在梁溪度过的岁月是无比美好的。他在溪上等待着梅花盛开,希望在晴朗的清晨能欣赏到梅花的美景。诗中还描写了冬日的景象,径上的积雪冰冷地覆盖着山间的足迹,屋檐上的冰坠落时发出了石床的声音。此外,诗人还提到了《内篇》,他将这部作品带到松树下阅读,手持如意走进竹林,享受自然之间的宁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无奈,短暂的白天如何能解决内心的忧愁,他只能在南窗剪烛的寒夜中,与他人交谈寒冷的更夜。

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离别之情和对自然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受。梁溪被诗人视为一种美好的象征,代表着诗人与自然融洽相处的状态。梅花作为冬季的花朵,在寒冷的季节中盛开,象征着希望和坚强。诗人在等待梅花开放的过程中,感叹着自然界的美丽和变化。冬日的景象则通过描写雪和冰来展现,给人一种寒冷和孤寂的感觉。

诗中提到的《内篇》可能指的是诗人自己的作品,他将自己的诗带到松树下阅读,并在竹林中散步,这是一种逃离尘世的方式,寻找心灵的宁静。然而,诗人认识到短暂的白天无法解决内心的困扰,只能在夜晚与他人交谈,分享彼此的寒冷和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自然景物和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自然之间的思念和留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和境遇的思考。

诗词推荐

知心独有师,相视笑莫逆。每思共谈玄,倾倒此胸臆。江浙遥相望,恨不生羽翼。昨朝忽惠然,得得访泉石。

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似曾山阴访修竹,不记水边观丽人。豪饮自怜非少日,俊游亦恐是前身。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未染仙人杏,先柔帝女桑。应知蚕事早,不独门年芳。

时时九夏,日日三秋。闹市裹,百草头。夹山老子卖峭,重价未有轻酬。

昨夜雨兼风。断送残红。老塞犹自著帘栊。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何处有疏钟。惊起匆匆。惜春休放酒杯空。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酉农。

卧闻风声吹屋角,应扫积雨阴漫漫。千山月黑鸟飞绝,一江星斗鱼龙寒。

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旧诗不省作何言,新句无奇墨乱翻。要是云山通宿契,故将文字寄深论。

一元正月半,灯火连霄汉。千人与万人,聚头相共看。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每见晨光晓,阶前万井烟。

夏腊今应三十馀,不离树下冢间居。貌堪良匠抽毫写,行称高僧续传书。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

天鸡弄喔咿,残星在斜汉。整衣出幽扉,山城漏初断。微微水风生,冉冉田露散。此时游葛天,淡然空百羡。海色上寒梢。渐识梅花面。

素月出东岭,照我白玉床。床上何所有,累累书一囊。诘曲科斗文,读之不成章。君车自翱翔,驾景朝紫皇。苍苔满石匣,瑶书空秘藏。仙人百尺台,吹竹引凤凰。凤兮来不来,虚此明月光。

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

坐爱风尘日已西,功成得与化工齐。巧分孤岛思何远,欲似五湖心易迷。渐有野禽来试水,又怜春草自侵堤。那堪更到芙蓉拆,晚夕香联桃李蹊。

有客倦长安,秋风正飒然。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名园失绿暗,清渭泛红鲜。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长江苦吟处,日暮想横鞭。

芳信着寒梢,影入花光画。玉立风前万里春,雪艳江天夜。谁折暗香来,故把新篘泻。记得偎人并照时,鬓乱斜枝惹。

历阳之南有牛渚,一风微吹万舟阻。华戎蛮蜀古百川,合为大江神所躔。山盘水怒不得泄,到此乃有无穷渊。朱衣乘车作官庥,操制生杀非无权。阴灵秘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岂偶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