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

女几山头春雪消,路傍仙杏发柔条。
心期欲去知何日,惆怅回车上野桥。

作品评述

《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诗人以过三乡望山为背景,借景抒发了对远离尘嚣,追寻理想的思考和渴望。

诗中,女几山头的春雪已经融化,路旁的仙杏已经发芽长出嫩绿的新枝。诗人心中一直期望离开,但他不知道何时能实现这个愿望,于是心生失望,回到车上仰望着野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追求理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离开尘嚣纷扰,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诗人的内心矛盾也在诗中得到了表达,他渴望远离世俗,但又被现实所拴住。

整体上,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的追求和失落之情,通过大自然的描绘,将人和自然相融合,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期盼和对现实困扰的无奈。

诗词中文译文:
女几山头的春雪融化了,
路旁的仙杏发出嫩绿的枝条。
我心里一直希望离开,
却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实现,
感到惆怅,坐在回车中仰望着野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女几山头的春雪融化和仙杏发芽,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与诗人内心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相呼应。然而,诗人却不知道何时能够离开现实的束缚,这种无法实现理想的遗憾和失望在诗中得到了表达。

整首诗的情感转折明显,第一句写出了山头的春雪消融的景象,给人以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第二句描述了仙杏发出嫩绿的枝条,更加强调了新生与希望。然而,第三句的"心期欲去知何日"表达出诗人对离开的渴望,而无法确定具体时间,让人感到一种无奈;最后一句"惆怅回车上野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

整首诗把人与自然相结合,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人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诗人呈现了自己对离开尘嚣、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充满了浓郁的情感,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思考。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何缘春信息,第一到田家。为甚笙歌院,重重绣幕遮。

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五营河畔列旌旗,吹角鸣鼙日暮时。曾是信陵门下客,雨回相吊不胜悲。

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伤心一觉兴亡梦,堤柳无情识世愁。

天末起凉风。云气匆匆。如今何处有英雄。独佩一壶溪上去,秋水澄空。绝壁耸云中。倒挂青松。醉歌汉殿与秦宫。日现山西留不住,目送飞鸿。

万计各无成,寸心日悠漫。浮生竟何穷,巧历不能算。流落四海间,辛勤百年半。商歌向秋月,哀韵兼浩叹。寤寐怨佳期,美人隔霄汉。寒云度穷水,别业绕垂幔。窗中问谈鸡,长夜何时旦。

秋来江月十分明,台上凉生气倍清。正好醉吟时自适,若为衰病日相萦。苦无佳况人空老,数尽残更梦不成。料想宾僚应笑我,鬓丝如此尚含情。

乡土不同,河朔隆冬。流澌浮漂,舟船行难。锥不入地,[艹丰][艹赖]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士隐者贫,勇侠轻非。心常叹怨,戚戚多悲。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缥缈风烟岛屿孤,朱楼丹阁欲凌虚。浩然逸兴成陈迹,康乐清吟足起予。鳌顶蓬莱无雁塔,龙宫蠖濩拥宸居。平生李杜空遐想,我欲投竿学钓鱼。

晚色沈沈,雨声寂寞,夜寒初冻云头。晓来阶砌,一捻冷光浮。目断江天霭霭,低迷映、绿竹修修。多才客,高吟柳絮,还更上层楼。烹茶,新试水,人间清楚,物外遨游。胜似他、销金暖帐情柔。细看流风回舞,终日价、浅酌轻讴。醺醺地,美人翻曲,消尽古今愁。

几回相送复相迎。

一个是一个,两个是两个。东土小释迦,西天胡达磨。卞璧骊珠成滞货。

屋角静突兀,云气低鸿蒙。残叶颭疏雨,孤花侧凄风。北窗午睡起,一笑万事空。无人共此意,莎阶咽微蛩。

早韭到晚菘,紫蓼用绿葵。古为声节士,此昧良自知。银鞍黄金络,绮户芙蓉闺。丈夫各自适,物理那能齐。

坐断维摩方丈,发露阎罗地狱。千古万古黑漫,剑树刀山转辘。

盎乏储空谩自豪,掬泉当酒味尤高。卖文近觉马卿倦,脱赠今无范叔袍。松下耕樵相尔汝,人间膏火自煎熬。荆山山里山如壁,壁罅犹堪种碧桃。

彼美三华瑞,储灵四大宫。色分嵩谷外,地近汉房中。玉质荣同本,莲茎出并丛。载形非博厚,锡羡自穹窿。列驾驰文舄,旁观眩秀瞳。珍符彰圣孝,天应甚昭融。

有鸟西南飞,熠熠似苍鹰。朝发天北隅,暮闻日南陵。欲寄一言去,托之笺彩缯。因风附轻翼,以遗心蕴蒸。鸟辞路悠长,羽翼不能胜。意欲从鸟逝,驽马不可乘。

破驿遥临放马场,两鸦飞下更苍凉。东风莫起雕鞍兴,白发欺人念故乡。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