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平湖淼淼莲风清,花开映日红妆明。
一双鸂鶒忽飞去,为惊花底兰桡鸣。
兰桡荡漾谁家女,云妥髻鬟黛眉妩。
采采荷花满袖香,荷深忘却归时路。

作品评述

《采莲曲》是宋代俞桂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采莲人的情景和内心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静的湖面上漂浮着茂盛的莲叶,微风吹来,清凉宜人。莲花绽放,映照出耀眼的红色。突然,一对鸂鶒飞过,惊动了莲花下的兰桡,发出了悦耳的鸣叫声。兰桡摇曳起伏,不知是哪位家中的女子,她束起云髻,梳着精致的黛眉,婀娜多姿。采摘的莲花香气充盈袖袋,深深地沉浸其中,忘却了回家的路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采莲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采莲时的美妙体验和情感的抒发。

诗中的湖面平静淼淼,莲风清凉,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莲花绽放的景象映照在湖面上,红色的花朵鲜艳夺目,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抹明亮的色彩。

然而,这平静的景象被一对鸂鶒的飞过打破,它们的鸣叫声惊扰了莲花下的兰桡。兰桡摇曳起伏,发出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回应着鸟儿的叫声。

诗中描绘的女子采莲时的形象多姿多彩,她梳着精致的云髻,画着妩媚的黛眉,给人一种娇美、动人的感觉。她采摘的莲花香气充盈袖袋,沉浸其中,忘却了回家的路程。这种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女子的赞美和对采莲时陶醉的感受。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示了采莲时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内心的喜悦与陶醉。它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融合,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美好的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作者介绍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

诗词推荐

才到松陵即是家,茅堂万竹绿交加。午窗睡起无他想,坐看围棋到日斜。

微雨轻寒透客衫,十分秋色相征骖。人占逸驾应空北,君自良图已运南。须信由来非枉尺,谁云领取勿多谈。而今吐握逢知己,会听新除趁六参。

独安空庭日欲晡,满斟浊酒不须沽。白头兄弟三年别,青眼交游一字无。醉看葵榴怀旧事,馋思樱笋梦吾庐。向时痴绝今愁绝,自读离骚些老夫。

千古水仙玉,坡以逋仙配。山谷弟山礬,两事同一意。

古刀寒锋青槭槭,少年交结平陵客。求之时代不可知,千痕万穴如星离。重叠泥沙更剥落,纵横鳞甲相参差。古物有灵知所适,貂裘拂之横广席。阴森白日掩云虹,错落池光动金碧。知君宝此夸绝代,求之不得心常爱。厌见今时绕指柔,片锋折刃犹堪佩。高山成谷苍海填,英豪埋没谁所捐。

丈室凝尘锁寂寥,飘然更打衲僧包。春风正满碧溪水,落口偏宜红杏梢。身外谁非追日杖,法中我是续弦胶。云山烟海虽深广,未抵安栖一把茅。

靖安客舍花枝下,共脱青衫典浊醪。今日洛桥还醉别,金杯翻污麒麟袍。喧阗夙驾君脂辖,酩酊离筵我藉糟。好去商山紫芝伴,珊瑚鞭动马头高。

郡狱乏掾属,君才盛府依。犴牢烦暂掌,鸾枳复卑飞。尽室轻装去,新吟满箧归。风流伤别处,粉泪洒红衣。

春江足风雨,雨里送江行。黄绶我白下,弦歌翁武城。题舆适兹地,捧檄重相并。邂逅得兄弟,从游成友生。临分皆有赠,虽病可忘情。中垒经穷旨,建安诗著名。绝知传世远,可但决科荣。江右连江左,相期茂厥声。

满目纷纷呈瑞雪,填沟塞壑谁辨别。文殊无处顿浑身,普贤失却真妙诀。乌鸦变作白头鸦,铁树翻成银线结。报诸人,瞥不瞥,庭际无人立片时,便是太平底时节。

克昭王业,命成昊天。泰畴禋燎,八阶惟圆。肃然威仪,登降周旋。是谓精享,神监吉蠲。

荒园才一亩,意足已为多。虽不居丘壑,常如隐薜萝。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

元丰一皂吏,三番遭配隶。空余悟真篇,带些铅汞气。

老荷宽恩许退耕,丝毫无报亦何情。民贫乐岁尚艰食,道丧异端方肆行。党祸本从名辈出,弊端常向盛时生。古人骨冷青松下,谁起英魂与细评?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水国穷冬犹未雪,木牙草色似春余。医教治嗽停朝饮,目为方眠废夜书。众醉羞随人鼓舞,天知谁怕鬼揶揄。久已率野由吾道,又信从来德不孤。

雪水迎风细作鳞,青青又是故园春。只知和鼎非凡子,岂料升盘有苦人。还我核来机转熟,寄渠花去意犹新。侧生底事摇车颊,空作渔阳一点颦。

塞深沙草白,都护领燕兵。放火烧奚帐,分旗筑汉城。下营看岭势,寻雪觉人行。更向桑干北,擒生问碛名。

几多砺节与轻生,犹有丝毫在利名。青史千年惟豫子,诚心大义最分明。

万里稻粱高兴,谁将出入君怀。已讶天边月上,更疑蘋末风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