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盱江谢正之

盱江天上银河冰,麻姑人间白玉京。
不生金珠不生玉,只生命代千人英。
前有泰伯後子固,後无来者前无古。
九州四海何同年,浓墨大字荐惠连。
君家春草池塘句,只今又见君著语。
袖中绣出诗一编,清新不减春草篇。
愿君努力古人事,再光麻姑与盱水。

作品评述

《赠盱江谢正之》是宋代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盱江上的银河冰景和人间的白玉京,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盱江天上银河冰,
麻姑人间白玉京。
不生金珠不生玉,
只生命代千人英。
前有泰伯後子固,
後无来者前无古。
九州四海何同年,
浓墨大字荐惠连。
君家春草池塘句,
只今又见君著语。
袖中绣出诗一编,
清新不减春草篇。
愿君努力古人事,
再光麻姑与盱水。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盱江的景色和人物的赞美之情。首先,作者描绘了盱江上的银河冰景,形容其美丽壮观。接着,他提到了人间的白玉京,将盱江与神话中的仙境相联系,突显了盱江的神奇与美丽。

诗中提到的“不生金珠不生玉,只生命代千人英”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他认为真正的英雄并不追求财富和地位,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和行动来代表千百人的英勇和崇高。

接下来,作者提到了历史上的泰伯和子固,以及对未来的期许。他认为过去有伟大的英雄,未来也会有出色的人物出现,展现了对历史和未来的关注。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诗人谢正之的赞赏和祝愿。他称赞谢正之的诗句如同春草一般清新,希望他能继续努力,再次创作出像麻姑和盱水一样出色的作品。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英雄人物为主题,通过对盱江的描绘和对英雄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和崇高品质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诗人的赞赏和鼓励。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诗词推荐

叶底青青杏子垂。枝头薄薄柳绵飞。日高深院晚莺啼。堪恨风流成薄幸。断无消息道归期。托腮无语翠眉低。

不读儒书读道书,故人听我自江湖。君今一武登台省,我亦三清直殿庐。

明白家风月洗霜,道人寒夜坐绳床。安身谁效兔三窟,返照自如龟六藏。疑若蛇弓蟠酒醆,妙同蜂蜜得华房。默游宛转臻元极,虚廓无涯步大方。

曙分林影外,春尽雨声中。

海岳之东西,见于印而验于碑。观乎此诗,景与物随。於虖噫嘻,此皆是也,夫岂复有今是而昨非。江汤汤其不移,山窿窿其不亏。登兮览兮,予言其如之。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君以《春秋》受知于欧阳文忠公,公自号六一居士。)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毛锥老去未轻投,革带罗囊特命收。准拟西胡持酒处,偕翁濡首破诗愁。

明宗祖,悟真禅。灵光一点出先天。易苍丹,*素玄。澄瑞秀,满山川。霜天风息自凝然。散琼花,宝桂圆。

鬓边残雪几春秋,自说生来不解忧。晚食得鱼吹荻火,秋盘寻笋舣松舟。布裙斗酒不须恶,明月清风且相乐。紫宸朝去醉眼时,初日寒林正摇落。

幅巾芒鞋筇竹策,踏遍山南与山北。雪含欲下不下意,梅带将开未开色。绕树三匝且复去,前村一枝应可摘。丁宁说似水边人,从今日报花消息。

病懒两相宜,閒吟九日诗。江山虽旧隐,泉石是新知。不分黄花老,从教乌帽吹。白衣浑未至,醒眼欲何为。

华轩压春波,樽酒四座密。柔软柳间风,舒迟花后日。晚色帘卷静,欢兴觞行疾。一陪诸英游,黾勉惭落笔。

丹青有神艺,周郎独能兼。图画绝世人,真态不可添。却怜如画者,相与落谁手。想象犹可言,雨重春笼柳。

狙击岂良图,命几危博浪。既受黄石书,颠秦而蹶项。报韩志已酬,兴汉车仍赞。历陈借箸计,潜消刻印患。定封谋遂寝,立嫡计莫尚。转危以为安,其易犹反掌。万钟谁不怀,裂土人所望。何勃身亦系,韩彭国随丧。驾言仙与游,高风巢许上。

满城文武欲朝天,不觉邻师犯塞烟。唐主再悬新日月,蜀王难保旧山川。非干将相扶持拙,自是君臣数尽年。古往今来亦如此,几曾欢笑几潸然。

古阁上空半,寥寥千里心。多年为客路,尽日倚栏吟。山压秦川重,河来虏塞深。回銮今不见,烟雾杳沉沉。

横绝潺湲度,深寻荦确行。百年同逆旅,一壑我平生。

圣德超千古,皇风扇九围。天回万象出,驾动六龙飞。淑气来黄道,祥云覆紫微。太平多扈从,文物有光辉。

碧落飞明镜,晴烟幂远山。扁舟夜下广陵滩。照我白萍红蓼、一杯残。初望同盘饮,如何两处看。遥知香雾湿云鬟。凭暖琼楼十二、玉栏干。

偶歇延英对,如何遽不来。卹恩天子厚,遗直世人哀。路转侵龙耳,星沈近斗魁。送车知几乘,莫赋泰山颓。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