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登香炉峰顶》
拼音和注音
tiáo tiáo xiāng lú fēng , xīn cún ěr mù xiǎ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香炉:(名)焚香的器具,用以熏衣、陈设,或敬神供佛。
迢迢:1.形容遥远。也作“迢递”2.漫长;长久。3.高耸的样子。
耳目:(名)①听到的和见到的:~一新。②指替人打听消息的人:为人~。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迢迢香炉峰,心存耳目想。终年牵物役,今日方一往。攀萝蹋危石,手足劳俯仰。同游三四人,两人不敢上。
上到峰之顶,目眩神怳怳。高低有万寻,阔狭无数丈。
不穷视听界,焉识宇宙广。江水细如绳,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未能脱尘鞅。归去思自嗟,低头入蚁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