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皎然的《远意联句》
拼音和注音
jiā zài yán zhōu wǎng shuò fāng , qǐ zhī yú tián wàng xiāo xiā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朔方:北方。
潇湘:1.指湘江。因湘江水清深故名。2.湘江与潇水的并称指湘江,多借指今湖南地区。
岂知:岂知,汉语词汇。拼音:qǐ zhī 释义:那里知道。意谓不知道。
皎然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原诗
家在炎州往朔方,岂知于阗望潇湘。
曾经陇底复辽阳,更忆东去采扶桑。
楂客三千路未央,烛龙之地日无光。
将游莽苍穷大荒,车辙马足逐周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