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送夏璪下第还江阴》
拼音和注音
zì xī kūn shān kuā piàn yù , yī zhāo cāng hǎi dé shuāng zh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昆山:昆仑山的省称。参见:[[昆山]]
一朝:1.一时;一旦。2.满朝。3.忽然有一天。4.一次觐见或朝拜。
沧海: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家声戚里流传久,才气科场挺出殊。
自昔昆山誇片玉,一朝沧海得双珠。
市中定价谁高下,暗里朱衣信有无。
归去江头养神骏,春风历块看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