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朱熹的《彦集奉檄归省示及佳篇次韵奉酬呈诸兄友》
拼音和注音
yóu zǐ sī qīn jiǔ jù liáng , bù kān guān lǐ bù shū m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堪:(动)承受不了:~其苦|~一击。②(动)不能(多用于消极方面):~设想|~入耳|往事~回首。③(形)表示程度深(用于消极方面):破烂~|狼狈~。
游子:久居他乡或异国之人。
思亲:思念父母。亦泛指思念亲人。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原诗
游子思亲久聚粮,不堪官里簿书忙。
平生况少鹰鹯意,此日尤惭时世妆。
腊雪未消欢奉檄,春风初转喜还乡。
上堂佳庆从容问,一釂何妨累十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