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黄承事三首

畴昔云天一覩披,十年徒有梦追随。
担簦已负异时志,仰斗今余后学师。
夜壑舟亡人孰秘,少微名在世空悲。
嗟嗟莫致徐刍奠,掩袂伤心陨泪洟。

作品评述

《挽黄承事三首》是宋代廖行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隐喻和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黄承事(一位被忽视的才子)的悼念和无尽的惋惜之情。

诗词中的中文译文如下:
畴昔云天一览披,
十年徒有梦追随。
担簦已负异时志,
仰斗今余后学师。
夜壑舟亡人孰秘,
少微名在世空悲。
嗟嗟莫致徐刍奠,
掩袂伤心陨泪洟。

这首诗探讨了黄承事的命运和作者与他的交往。黄承事曾经有过追求卓越的梦想,渴望在天地间留下自己的痕迹。然而,十年过去,他的努力似乎只是一场空幻的追逐。作者看到黄承事的志向受到压抑,感到十分惋惜。

诗词中提到了"担簦",意指黄承事的身份,簦是一种官帽,象征着黄承事作为官员的身份和责任。然而,黄承事的志向和才华却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

诗中还提到了"仰斗",指作者自己,表示他在黄承事身后,希望能够成为后学的指导者,继续追求卓越的品质和学问。

诗词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黄承事命运的惋惜。诗中的"夜壑舟亡人孰秘"意味着黄承事的才华和潜力就像沉没在黑暗的深渊中的一艘船一样,被人们所遗忘。黄承事的名字虽然还存在于世间,但却如同微小的存在,不被人们所重视。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黄承事的哀悼之情。作者呼吁不要让黄承事的才华和梦想被埋没,不要让黄承事的名字沦为徒有虚名。作者的伤感之情溢于言表,用"掩袂伤心陨泪洟"来形容自己的悲伤和遗憾。

这首诗词通过抒发对黄承事命运的思考和哀悼,表达了对才华被埋没、志向无法实现的人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黄承事的关注和对后学的期望,希望能够继承并发扬黄承事的精神。整首诗情感激荡,意境深远,使人不禁为黄承事的遭遇和作者的感叹而感到唏嘘。

作者介绍

廖行之(1137~1189) ,字天民,号省斋,南宋衡州(今湖南省衡阳市)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调岳州巴陵尉。未数月,以母老归养。告满,改授潭州宁乡主簿,未赴而卒,时淳熙十六年。品行端正,留心经济之学。遗著由其子谦编为《省斋文集》十卷,已佚。

诗词推荐

几年不蹋玉京埃,今日因何走一回。怪石怒吞寒濑急,短篷冲破暮烟闲。赖他清笑千余度,否则浩歌三四杯。寄语逋仙诗侣至,搀先开著数枝梅。

相看相别意何如,见事蜂生正要渠。挽袖一杯山月上,凝眸十里峡风徐。衣冠苗裔烟尘际,京洛风流咳唾余。自此情愁欺老得,逢群重见为驱除。

戏缠朱彩索,争带赤灵符。踏草仍悬艾,包菰更结芦。都还痴子弟,半出骏僮奴。老病无他好,惟餐玉术蒲。

上疏归来事可欢,岭头谁为築星坛。先生不食炎刘禄,自拾松花当晚餐。

圣武将犁老上庭,艺文先选彍中英。天扶基业生多士,世遇君师集大成。享备钧台同夏启,果分汉会愧桓荣。尧言一日周天下,应陋诗人切响声。

谁云追信属酂侯,政为高皇意欲留。岁晚不疑云梦计,那知在业已兴刘。

青山绿水思悠悠,见说蛾眉万古愁。斗酒百篇能漫浪,白乎吾与女同游。

隐居慵出人嫌癖,乐静安閒只自怜。窗眼白驹催短晷,案头黄卷遣长年。南枝春信应先透,北陆寒凝势更坚。地下一阳何日复,千林枯木已欣然。

永日无他念,孤清吏隐心。竹声并雪碎,溪色共烟深。数息闲凭几,缘情默寄琴。谁知同寂寞,相与结知音。

室罄囊空气不衰,朵颐宁肯舍灵龟。多金未羡陶朱富,淅玉姑为杜老炊。暖客情难到貂鼠,惠人智不及蒲葵。春风可笑随流俗,不长桃枝长棘枝。

南津呕哑闻秋语,湿箨黄蕉掩幽处。关门夜开稻花香,澜河晓洗流云杼。芦笙含风满簟花,出门葭菼川麻麻。娇猩叶舞一蝶堕,似惜清翘浣花饿。

塞外传烽急,云中调守难。谁为帝言者,白发老郎官。

觚棱脱脱风尘表,峭壁垂垂日月低。

持螯已饱团脐蟹,砟脍犹思巨口鲈。风物秋来多感慨,天寒酒醒客心孤。

满地盆花间样栽,四时长有好花开。劝君莫惜供花费,只恐园丁不献来。

屋傍青山下,人归苍莽中。未开云外户,先听水边松。

草木偃时龙入洞,鸟乌噪处虎行冈。大贤出处须惊俗,伊尹如何五就汤。

乱云将雨趁狂风,扫溉氛埃瞬息中。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欹红。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

若被淮西市,苛留江表船。闻村红酒贱,看网白鱼鲜。元是沧浪客,况逢花柳天。山川嗔老我,醒眼对风烟。解缆鸾溪北,浮舟雁汉东。才逢一日顺,却阻四程风。万事乘除里,千年瞬息中。请君明著眼,造物一狙公。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懒妆斜立澹春姿。月落溪穷清影在,日长春去画帘垂。五湖水色掩西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