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图

绿树含春雨,青山护晓烟。
携筇出矶上,何以地行仙。

作品评述

诗词:《山水图》,朝代:明代,作者:唐寅

绿树含春雨,
青山护晓烟。
携筇出矶上,
何以地行仙。

中文译文:
绿树中沾着春雨,
青山围绕着朝霞。
手拿竹竿登上岩石,
何以才能成为仙人般行走于世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山水图》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仙境般的自然环境的向往和思考。

首句"绿树含春雨"将绿树和春雨相连,展现了春天的景象,绿树婆娑地沾着雨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接着,"青山护晓烟"描绘了山脉环绕着朝霞,使整个景色更加壮丽。这两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树木、雨水和山脉等元素表现了山水之美。

接下来的两句"携筇出矶上,何以地行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追求。"携筇出矶上"意味着诗人带着竹竿登上高岩,可能是为了远眺山水或者寻找灵感。"何以地行仙"则提出了一个问题,诗人思考着如何达到成仙的境界。这里的"仙"并非指传说中的神仙,而更像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人渴望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超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山水景色,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超越尘世的向往。通过山水景色的描写,诗中融入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恬淡的感觉,也引发人们对于仙境般生活的遐想与思考。

诗词推荐

青苍河一隅,气状杳难图。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无。力疑擎上界,势独压中区。众水东西走,群山远近趋。天回诸宿照,地耸百灵扶。石壁烟霞丽,龙潭雨雹粗。澄凝临甸服,险固束神都。浅觉川原异,深应日月殊。鹤归青霭合,仙去白云孤。瀑漏斜飞冻,松长倒挂枯。每来寻洞穴,不拟

罗幕重重,画堂迎腊和风转。玳筵高展。知是群仙宴。银鸭香浮,红袖翻歌扇。金杯劝。深深祝愿。争把蟠桃献。

魏紫千葩压曲栏,问君何似檐头看。城西更有芳菲地,旧约重寻莫作难。

书生作吏从朱墨,官事纷纷何日息。不堪雁鹜对敲朴,宁解诗书伴松竹。太丘退食何萧然,笔研不落尘埃边。前岁读书山水县,今年二友来通川。料君捧诏还朝日,老盖寒梢应的皪。此时留与后人看,要使清风继前迹。

江边聚首偶经旬,自挽园蔬拂甑尘。老桧根株官舍古,凉蝉风露贼曹贫。斑驻去后情无那,紫燕飞还句更新。一舸东浮待秋老,菊花芦叶定留宾。

夜闻碛外铃声苦,晓听城头画角哀。不是感恩心似铁,谁人肯向此间来。

暮景孤高节,岩岩挺岁寒。松姿标雪岭,玉质照冰盘。一介应无取,纤毫不可干。老成视前辈,宜作典刑看。

叶叶雕梧阵阵风,疏云全放月华浓。故人不寄江头信,看尽飞鸿断复纵。

巍然山骨自天成,上与穹苍斗极平。安得衲衣烧柏子,不闻山下是非声。

梅边连辔偕来,柳边先我观光去。一门椿桂,尊君孙盛,小儿文举。黄鹤联登,横翔雕鹗,健凌鹦鹉。趁霜晴春小,南宫问讯,又同奏、明光赋。从此青云阔步。看龙门、锦标双取。荆州时事,不妨大对,细陈当宁。久要论交,中年语别,不堪离绪。约杏园,得意归时,吾已在浙江浒。

方人也实施字相公倦台鼎,要伴赤松游。高牙千里东下,笳鼓万貔貅。试问东山风月,更著中年丝竹,留得谢公不。孺子宅边水,云影自悠悠。占古语,方人也,正黑头。穹龟突兀千丈,石打玉溪流。金印沙堤时节,画栋珠帘云雨,一醉早归休。贱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

昔在辛酉年,余裁十有八。翁时多十岁,无地贮英发。世运欲转移,正气久郁阏。科场弊已极,无复分椒樧。千里足难羁,须作奔泉竭。闭目骇奔腾,掩耳羞嘈赞。归来分躬耕,复不禁芽卉。蒯缑走杭越,触藩不能脱。纷纷梦中人,妄与谈空阔。翁兮独家居,自得真机栝。一日山河新,妙契

苏端颇惯招新客,御叔何烦讶圣人。未用平章旧新雨,一樽聊喜对情亲。

翰墨膏肓二十年,才亲笔砚便垂涎。东阳鱼卵寒霜幅,嵊县溪藤妙雪笺。一日秃除千兔颖,霎时磨尽万松烟。洛阳市上今无价,直欲昂头写碧天。

世间无物可谈空,开落荣枯实理同。百树好花一编易,主人立处俨当中。

萧艾敷荣各有时,深藏芳洁欲奚为。世间鼻孔无凭据,且伴幽窗读楚辞。

丈夫生世间,如彼长江水。潴则渊渟渟,流则浩弥弥。建业与立言,随时任所履。何足芥胸怀,行藏判忧喜。吾观古圣贤,欲为苍生起。枘凿苦不投,皇皇未肯止。下以舒屯蒙,上以存燮理。天命苟有涯,历聘徒劳只。不见稷契坟,空山亦土垒。

旧迹依然已十秋,雪山当面照银钩。怀恩泪尽霜天晓,一片馀霞映驿楼。

草草东园未整齐,却於看雪最清奇。莫嫌蹈湿青鞋子,自有琼瑶隔路泥。

雨阻游南步,泥留逐北情。稍看飞雾断,复作远山横。野润膏新泽,楼明纳晚晴。归宜有佳思,纱帽压香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