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

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
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
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
规模先遣通蹊隧,後乘应容众客陪。

作品评述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拨弃案头文字堆,
晓晴山色四门开。
究怀民事老虽壮,
俯首山城心已灰。

荆棘烧残桑柘出,
狐狸去尽犬鸡来。
规模先遣通蹊隧,
后乘应容众客陪。

中文译文:
整理清除案头的文字堆,
清晨晴朗,山色四面开阔。
虽然年事已高,仍关心民事,
低头望着山城,心中已经失望。

荆棘烧尽了桑柘树,
狐狸已离去,狗鸡却来到。
修建城墙的规模已经初具,
等待后来的人们共同陪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辙写给他的朋友毛维瞻司封观修城的作品,表达了对城市发展和变迁的思考和感慨。

诗的开头,描绘了作者整理案头文字的场景,这可以理解为作者丢弃过去的琐碎杂务,心思转向更大的事物。

接着,诗中提到了清晨的山色,展现了一幅宽广开阔的景象,也暗示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然而,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作者对民事的忧虑和对年龄的感慨。尽管作者年纪已经不轻,但他仍然关心着社会民生问题,他的心却感到沮丧和失望,因为他看到了山城的困顿和落寞。

下半部分的诗句描述了城市的变迁。过去的荆棘已经被烧毁,桑柘树也不再茂盛,原本居住的狐狸已经逃离,取而代之的是犬鸡等庶民的出现,这象征着城市的兴衰和人事的更迭。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发展的期待。城墙的修建规模已经初具,并且通蹊隧道也已先行建设,等待后来的人们前来参观和共同建设城市。

整首诗通过揭示城市的变迁和人事的更迭,表达了作者对社会民生的关切和对未来的希望。诗中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增强了对诗意的表达,展现了苏辙深厚的思想内涵和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东坡真天人,万事早超悟。生死固了然,刀锯不足怖。方其谪岭海,负瓢歌道路。此已遗形骸,死埋随到处。朝云尔何人,从公不忍去。万里烟瘴深,此岂其羡慕。当时士大夫,反眼相背负。孰料祸患中,义行唯妾归。懿哉配坡公,清名照缣素。惠州松树林,不是小蛮墓。

盈枝点缀雪花鲜,环映清流分外妍。应是东君归骑速,不知坠下玉丝鞭。

三秀标姿颖不凡,姓名联列紫微间。已知凤穴梧栖稳,谁谓鹏程云路艰。孔释当年亲抱送,由庄逸驾定追攀。发挥更有文章伯,高压淮南大小山。

莫讶家居窄,无嫌活计贫。只缘无长物,始得作闲人。青竹单床簟,乌纱独幅巾。其馀皆称是,亦足奉吾身。

赐休暂解簿书围,醉草今年颇入微。手挹冻醪秋露重,卷翻狂墨瘦蛟飞。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樨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月明星稀霜满野,毡车夜宿阴山下。汉家自失李将军,单于公然来牧马。

诗评明水好,笑我尚逶迤。丹穴三千仞,苍藤千万枝。谷耕闻好鸟,社饮见庞眉。他日烦君指,书堂与佛祠。

都人层立似山丘,坐啸将军拥棹游。绕郭烟波浮泗水,一船丝竹载凉州。城中睹望皆丹雘,旗里惊飞尽白鸥。儒将不须夸郄縠,未闻诗句解风流。

骐骥泥中行,偶蹶未千里。终当至高衢,尚苦泥行耻。今归雨蒙蒙,嘶鸣欲何止。乃念彼名驹,近在清川涘。他日见腾骧,驽枥此垂耳。

荒城转五更,北斗向谁倾。穴鬬时争啮,林栖或自惊。老来神虑淡,睡足骨毛轻。石磬催僧粥,低窗枕畔鸣。

当年卓鲁盛材猷,循吏声名始一州。功在龙津看雨施,风行金穴见钱流。褒庸合上清华贯,奏谭俄惊疾病留。嶷嶷诸郎富儒雅,盖棺十世可无愁。

豫章实佳木,寻丈早异众。匠石虽未顾,终解作梁栋。社栋大蔽牛,不资世所用。弃置成散材,岁久即空洞。诚由天所产,亦在德者种。吾儿豫章流,丱角不好弄。经训虽未通,数过辄成诵。只今十五六,举止颇持重。仰赖师友功,缀缉成赋颂。积丝未盈尺,粗喜入机综。胡为不自量,将使

武陵谁家子,波面双双渡。空积心中丝,未成机上素。似共织女期,秋宵苦霜露。

天外鸟归尽,川原月上初。落花孤屿寂,残烛短篷虚。异语闻商税,长歌识夜渔。因悲湖海迹,已是十年余。

诗人长以月为心,对月题诗随浅深。缺此作钩圆作鉴,白将如玉紫如金。练丹道士绵绵守,见性禅师了了吟。今夜谁家杀风景,聒天鼓吹到横参。

木笔枝已空,玉簪殊未花,赬桐时更晚,春尽始萌芽。老人多感慨,俯仰悲岁华,两曜如奔轮,疾去不可遮。城头插双旗,叠鼓催清笳。兀然一室间,不复过邻家。午睡或至暮,乱发垂发发。所嗟瘦僧死,莫致茶山茶。

官壕水落两三痕,正是秋初雨後天。菱荇中间开一路,晓来谁过采菱船。

三命盘中水火煎,五星局上计罗缠。天公赋与元如此,历叟欺谀谓不然。一纸向人胡似镜,平生惟尔直如弦。更持居士鹿门去,欲献何人觅酒钱。

薛九三十侍中郎,兰香花态生春堂。龙盘王气变秋雾,淮声哭月浮秋霜。宜城酒烟湿羁腹,与君强舞当时曲。玉树遗辞莫重听,黄尘染鬓无前绿。我闻襄阳白铜鞮,荒情古艳传幽悲。凄凉不抵亡国恨,尘中苦泪飞柔丝。洛阳公子擎银觞,跪奴和曲生辉光。茂陵旅梦无春草,彤管含羞裁短章。

寺官官小未朝参,红日半窗春睡酣。为报邻鸡莫惊觉,更容残梦到江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