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遣兴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作品评述

【注释】
  ①遣兴:遣发意兴之作。此类作品常寓感时伤世之意,此词即为读书有感而作。  通篇扣“醉”着笔,借醉写愁抒愤。“欢笑”惟在“醉里”,说明醒时皆愁。既然古道不行,读书何用,不如醉里觅欢。下片追忆昨夜欢笑一幕,写其醉后狂态,最是风趣可人。问松推松,神情维肖,妙笔解颐,然不亦独立不阿倔强个性之自我写照?此词巧化经史成语,用散文句法入词。
  ②“醉里”两句:谓以酒浇愁,以醉忘忧。
  ③“近来”两句:谓近来方悟不能全信古书。两句意出《孟子·尽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以为《尚书·武成》一篇纪事不可尽信。辛词借用,含意曲折,并非妄自菲薄古人,意在言今人全不按圣贤之言行事,是对现实不满的激愤语。觉:领悟。
  ④何如:怎样?
  ⑤“只疑”两句:暗用汉代龚胜之事。汉哀帝时,丞相王嘉被诬有“迷国罔上”之罪。龚胜以为举罪犹轻。夏侯常拟劝龚胜,“胜以手推常曰:‘去!’”事见《汉书·龚胜传》。辛词用龚语入词,或谓暗指当朝主和派汤思退诽谤夸大张浚符离败绩一事,并与上片结处呼应,以证不能全信古书。按:稼轩确为张浚鸣过不平,但此处似无此深曲寓意,仅借龚语以写醉态而已。
-----------转自“羲皇上人的博客”-----------
欣赏这首词,我们似乎可以这样说:品读辛弃疾的词,可从词中品出更有韵味的戏剧来,虽然在写词中,恰如其分地引入戏剧性场景并非辛弃疾发明,但是在他手上得到了发扬光大,在他的词中,这种情况十分常见。这是值得肯定的。
“醉里且贪欢笑 ,要愁那得工夫。”通篇“醉”字出现了三次。难道词人真成了沉湎醉乡的“高阳酒徒”么?否。盖因其力主抗金而不为南宋统治者所用,只好借酒消愁,免得老是犯愁。说没工夫发愁,是反话,骨子里是说愁太多了,要愁也愁不完。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才叙饮酒,又说读书,并非醉后说话无条理。这两句是“醉话”。
“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它是词人的愤激之言。《孟子·尽心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本意是说古书上的话难免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未可全信。辛弃疾翻用此语,话中含有另一层意思:古书上尽管有许多“至理名言”,现在却行不通,因此信它不如不信。
以上种种,如直说出来,则不过慨叹“世道日非”而已。但词人曲笔达意,正话反说,便有咀嚼不尽之味。
下片写出了一个戏剧性的场面。词人“昨夜松边醉倒”,居然跟松树说起话来。他问松树:“我醉得怎样了?”看见松枝摇动,只当是松树要扶他起来,便用手推开松树,并厉声喝道:“去!”醉憨神态,活灵活现。词人性格之倔强,亦表露无遗。在当时的现实生活里,醉昏了头的不是词人,而是南宋小朝廷中那些纸醉金迷的昏君佞臣。哪怕词人真醉倒了,也仍然挣扎着自己站起来,相比之下,小朝廷的那些软骨头们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劣。
辛弃疾的这首小词,粗看,正如标题所示,是一时即兴之作。但如果再往里仔细一看,那么会发现作者是在借诙谐幽默之笔达发泄内心的不平。如再深入研究,我们还可洞察到作者是由于社会现实的黑暗而忧心忡忡,满腹牢骚和委屈,不便明说而又不能不说,所以,只好借用这种方式,来畅快淋漓地渲泄他的真情实感。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斗醉石亦醉,无量不及乱。独醒谁得知,憔悴沧江畔。

壮志

围合洮州敌未知,烟云初散见旌旗。忽惊汉将从天下,始恨羌酋送死迟。

壮志

少年气真狂,有意与春竞。行逢二三月,九州花相映。川原晓服鲜,桃李晨妆靓。荒乘不知疲,醉死岂辞病。饮啖惟所便,文章倚豪横。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乖张,新辈足嘲评。心肠一变化,羞见时节盛。得闲无所作,贵欲辞视听。深居疑避仇,默卧如当暝。朝曦入牖来,鸟唤

壮志

倚遍曲阑愁似海,满庭风雨昼冥冥。呼门有客怜孤注,竞醉无人问独醒。离恨春随芳草绿,归心暮入远山青。旧时学得幽兰操,弹与钟期一段听。

壮志

大启文明会胜流,同升更合上西楼。三春得意桃花浪,八月乘槎桂子秋。结绶偏应登凤阙,拿云直欲钓鳌头。乘除但看今年好,六八名高五十州。

壮志

深沈阃外略,奕世当荣寄。地裂大将封,家传介珪瑞。至今漳河俗,犹受仁人赐。公初镇惟邢,决胜无精兵。重围逼大敌,六月守孤城。政用仁恕立,恩由赏罚明。遂令麾下士,感德不顾生。于时闻王师,诸将兵颇黩。天子狩南汉,烟尘满函谷。纯臣独耿介,下士多反覆。明公仗忠节,一言

壮志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壮志

出自东郊门,萝径转幽邃。刹影入层云,鸡声落空翠。钟响答松涛,垆烟和花气。斜日下遥岑,残僧独归寺。

壮志

瑶台归去鹤空还,一曲霓裳落世间。秋雨几番黄叶落,朝云应欠到香山。

壮志

万个当时几席深,想摇寒碧邃阴阴。青山甚富犹藏石,焦尾曾收更家琴。篱脚稻花香绕梦,云梢桂树色分金。他年寂子如更变,佛法从来不离心。

壮志

上柏山前擘翠红,半筐沿壁挂秋风。轻黄肉皱紫皮脱,细入微酣咀嚼中。

壮志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壮志

欲到深山到处寻,鹤林不足又鸡林。今朝毕竟我能去,总谓云深未必深。

壮志

骑省直明光,鸡鸣谒建章。遥闻侍中珮,闇识令君香。玉漏随铜史,天书拜夕郎。旌旗映阊阖,歌吹满昭阳。官舍梅初紫,宫门柳欲黄。愿将迟日意,同与圣恩长。

壮志

潘郎美貌谢公诗,银印花骢年少时。楚地江皋一为别,晋山沙水独相思。

壮志

景山书来说蜀珍,与吾气象清而真。束书亟归侍温清,力祈朴学为是正。程文不过工进取,何若杜门诵论语。一言可以行终身,世间至乐惟求仁。弋阳余干相望尔,紫阳的传伯舆是。同志更有李纯父,劲节清名照今古。为我问讯出此诗,子亲炙之有余师。

壮志

如会修行寻捷路。开阐全真门户。汞知铅见作宗祖。管取性停命住。便是阴阳颠倒数。今日分明说论。只依四个字儿做。指日得归仙去。

壮志

西南积水远,老病喜生归。此地故人别,空馀泪满衣。

壮志

翡翠帘垂,丝纶未济。紫罗帐合,视听难通。犯动毛头,月升夜扃。密移一步,鹤出银笼。脱身一色无遗影,不坐同风落大功。

壮志

诗礼以发冢,非独王莽然。手不离珠玉,世岂一桓玄。昔在鲁闻人,匪值孔圣旃。焉得两观诛,破彼辨与坚。子陵湍石上,元亮菊篱边。夷齐不可跂,赖有此二贤。

壮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