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郭主簿·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作品评述

和郭主簿·其二注释

①清凉素秋节:渐进凉秋节气
②肃景:当作夙景。早晨景象
③陵岑:高岭
④开林耀:当作耀林开。与冠岩列对文。江淹《杂诗》:“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与此句法同
⑤卓:独立的样子
⑥幽人:高隐之士
⑦抚尔诀:抚,持,把握。尔,指松菊。诀,秘诀,要道。是说过去的隐士千百年来都把握着松菊傲霜之道。陶以松菊自励节操。
⑧检素:书信。展,开书信。检素不获展,谓未能展阅对方书信。方东树《昭昧詹言》:“言不通讯问也。”陶注释为自检平素,有怀莫展,亦通。

和郭主簿·其二鉴赏

  《和郭主簿》第二首主要写秋色。写秋色而能独辟溪径,一反前人肃杀凄凉的悲秋传统,却赞赏它的清澈秀雅、灿烂奇绝,乃是此诗具有开创性的一大特征。古诗赋中,写秋景肃杀悲凉,以宋玉《九辩》首肇其端:“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往后秋景与悲愁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如汉武帝的《秋风辞》、汉代《古歌》(秋风萧萧愁杀人)、曹丕的《燕歌行》、祢衡的《鹦鹉赋》、曹植的《赠丁仪》、《赠白马王彪》、《幽思赋》、王粲的《登楼赋》、阮籍《咏怀·开秋兆凉气》、潘岳的《秋兴赋》、张协的《杂诗·秋夜凉风起》等等,或触秋色而生悲感,或借秋景以抒愁怀,大抵皆未跳出宋玉悲秋的窠臼。而陶渊明此诗的秋景却与众迥异,别开生面。首句不写秋景,却写春雨之多,说今春调合的雨水(和泽)不断,遍及了整个春季三月。这一方面是《诗经》中“兴”的手法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把多雨的春和肃爽的秋作一对比,令人觉得下文描绘的清秀奇绝的秋色,大有胜过春光之意。往下即具体写秋景的清凉素雅:露水凝结为一片洁白的霜华,天空中没有一丝阴霾的雾气(游氛),因而益觉天高气爽,格外清新澄澈。远望起伏的山陵高岗,群峰飞逸高耸,无不挺秀奇绝;近看林中满地盛开的菊花,灿烂耀眼,幽香四溢;山岩之上苍翠的青松,排列成行,巍然挺立。凛冽的秋气使百卉纷谢凋零,然而菊花却迎霜怒放,独呈异采;肃杀的秋风使万木摇落变衰,唯有苍松却经寒弥茂,青翠长在。难怪诗人要情不自禁地怀想这松菊坚贞秀美的英姿,赞叹其卓尔不群的风貌,誉之为霜下之杰了。

  善于在景物的写实中兼用比兴象征手法,寄寓强烈的主体情感,是此诗的又一显著特征。诗人对菊举杯饮酒(衔觞),由逸峰的奇绝,松菊的贞秀,自然联想、怀念起那些与逸峰、松菊颇相类似的孤高傲世、守节自厉的古代高人隐士(幽人),他们千百年来一直坚持着(抚)松菊(尔)那种傲然特立的秘诀要道,其高风亮节真是可钦可敬。这里,赞美企慕“幽人”的节操,也寓有诗人内在品格的自喻和自厉。然而这只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却是“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拟古》之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之五);“或大济于苍生”(《感士不遇赋》)的宏图壮志。《杂诗》之二已作于五十岁左右,但仍感叹:“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晚年所作《读山海经》中,还义愤填膺地大呼:“明明上天鉴,为恶不可履。”赞扬“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咏荆轲》中又歌颂:“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这一切都说明诗人终其一生,也未忘情现实;在向往“幽人”隐逸的同时,内心始终潜藏着一股壮志未酬而悲愤不平的激流。这种出处行藏的矛盾心情,反映在此诗中,便逼出结尾二句:诗人检查平素有志而不获施展,在清秋明月之下,也不由得老是厌厌无绪了。

  由此可见,写秋景的清凉澄澈,象征着幽人和诗人清廉纯洁的品质;写陵岑逸峰的奇绝,象征着诗人和幽人傲岸不屈的精神;写芳菊、青松的贞秀,象征着幽人和诗人卓异于流俗的节操。从外在联系看,以秋景起兴怀念幽人,又从幽人而反省自身,完全顺理成章;从内在联系看,露凝、景澈、陵岑、逸峰、芳菊、青松等意象,又无不象征着“幽人”的种种品质节操,无不寄寓着诗人审美的主体意识,真是物我融一,妙合无痕。而在幽人的精神品质中,又体现了诗人的精神品质;但“有怀莫展”之叹,又与那种浑身静穆的“幽人”不同。

  以松菊为喻写人或以松菊为象状景,前人早已有之。《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这只是单纯取喻说理。屈原《离骚》有“夕餐秋菊之落英”,虽有象征,但只是抒情中的想像借喻,并非景物写实。曹植《洛神赋》中“荣耀秋菊,华茂春松。”是用菊松喻洛神的容光焕发,所比仅在外貌而非内在品质,且仍非写实景。左思《招隐》有“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是化用《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和“纫秋兰以为佩”二句,性质亦同。其《咏史·郁郁涧底松》中喻寒门才士受抑,亦非写实。至于钟会、孙楚的《菊花赋》虽是写景,却并无深刻的象征意义。真正把景物写实与比兴象征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的,当自渊明始。苏轼评陶云:“大率才高意远,则所寓得其妙,选语精到之至,遂能如此。如大匠运斤,不见斧凿之痕。”(《冷斋诗话》引)读这首诗,深知苏评确非溢美。

诗词推荐

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

菊花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雨落入地中,珠沈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拊膺当问谁,憔悴监中鬼。

菊花

南宫来几时,挟纩易春衣。意谓花将晚,何言雪尚飞。夜声通旅枕,晓色弄晴晖。继日劳王事,离鸿已北归。

菊花

一命官无小,心思及物同。高风超俗见,只手救人穷。宦路梅花白,亲庭萱草红。贤明尤易事,最喜遇南丰。

菊花

玉斧难修旧月轮,凄凉沙鸟犯钩陈。总因燕贪多庸将,却误蛾眉事别人。一纪于今兵粗定,四民莫若士犹贫。酒垆高李能同醉,老眼昏花暂觉春。

菊花

於陵三咽不待糁,重义轻身诚果敢。首阳一死甘如饴,未觉此身真壇坎。丈夫有志穷益坚,肯为猩唇贱昌歜。高门下筹罗甘珍,大脔觜拦不供啖。吾侪朝饭不谋夕,惟有生刍缘我斩。富当学礼贫忌测,莫遗羁愁到颜色。两公虽杭道则腴,每食空我信阿益。纵令日兴费万钱,大似鵷雏见鸱哧。

菊花

曾为朝散已多时,起废皇恩许再为。学得子文无愠色,笑他白老强题诗。虽无妄想追前境,犹有贪心刻后期。祇向今冬求致仕,要将恩泽与孙儿。

菊花

大范寄诗题八十,龙韬照夜白虹寒。重纡剡雪归时棹,问讯磻璜约处滩。

菊花

和静有真质,斯人称最灵。感物惑天性,触里纷多名。祸机生隐微,智者鉴未形。败礼因近习,哲人自居贞。当令念虑端,鄙嫚不能萌。苟非不逾矩,焉得遂性情。谨之在事初,动用各有程。千里起步武,彗云自纤茎。心源一流放,骇浪奔长鲸。渊木苟端深,枝流则贞清。和理通性术,悠久

菊花

门掩新阴孤馆静。杨花却解来相趁。几日方知因酒病。无憀甚。脱巾挂壁将书枕。是说落红堆满径。不知何处游人盛。自笑扁舟犹未定。清和近。寻诗已约兰陵令。

菊花

古县萧条对岸开,大江行色榜人催。水多风处轻抬眼,浮出青山似覆杯。

菊花

闲居养僮仆,衣食必鲜美。小则爱睡眠,大者趋博戏。不然言疾病,莫能承付委。长须与赤脚,昔人诚有理。

菊花

凤凰览德辉,远引不待遣。鷾鸸恋庭宇,倏忽来千转。那将坐井蛙,而比谈天衍。蠹鱼著文字,槁死犹遭卷。老牛疲耕作,见月亦妄喘。东坡方三问,南禅已五反。老人但目击,侍者方足茧。最后六虫篇,深寄恨语浅。

菊花

韩偓当年赴七闽,舟行过此倍凝神。江边石上知谁处,绿战红酣别是春。往事几多书不记,仙源依旧地无尘。花光柳色今何限,更有才人胜古人。

菊花

莫向山头觅古人,青山之外已为尘。弹圆朱橘怀中物,云气有无何足询。

菊花

生长承平玩细娱,变兴仓卒不支吾。轻裘太守抛铃下,宝玦郎君泣路隅。谍报长驱殊未觉,经书大去可胜诛。世间果有桃源否,千载无人更问途。

菊花

春花开尽见深红,夏叶始繁明浅绿。只知结子熟秋霖,不识来时有筇竹。

菊花

层层光气接飞翰,月底风前只独看。薄带烟痕围作晕,分黏香梦自生寒。谁寻灵谷随蜂蝶,争恋仓园照凤鸾。(灵谷仓园牡丹皆盛仓园犹多歌伎观游)别趣孤襟余此客,解偿俊句倚栏干。

菊花

清切曹司近玉除,比来秋兴复何如。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校书。

菊花

悠悠一古观,我倒夜何其。仙磬吟风殿,幽人汲露池。星沉萤聚水,月倒兔悬篱。四起钟声乱,凌风欲化肌。

菊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