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更漏子》是宋代诗人卢祖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
蓼花繁,桐叶下。
寂寂梦回凉夜。
城角断,砌蛩悲。
月高风起时。
衣上泪。
谁堪寄。
一寸妾心千里。
人北去,雁南征。
满庭秋草生。
诗意与赏析:
《更漏子》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在离别中的哀愁之情。诗中的蓼花和桐叶象征着季节的更替,揭示了时间的流逝。凉夜的寂寥让诗人的思绪回到梦中,城角断落的蛩蝉声传来哀鸣。月高风起时,诗人的衣上泪水随风而动,表达了他内心的悲伤和无奈。诗中的“一寸妾心千里”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无论距离有多远,诗人的心都牵挂着离去的人。人去了北方,而候鸟南飞,满庭中的秋草生长得茂盛,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这首诗运用了婉约清丽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哀愁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它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离散情感和人事变迁的敏感和细腻,充满了诗意和意境。
作者介绍
卢祖皋的生平
卢祖皋于庆元五年(1199年),考取进士,从此便进入仕途。
嘉泰二年(1202),调任两浙西路吴江(今苏州市)主簿,重到吴中。嘉定十一年(1218),因文才卓著,内召临安,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十三年除秘书省正字,十三年三月,任校书郎。十二月,为秘书郎。十四年正月,升著作佐郎。十月,为著作郎兼权司封郎官。十五年正月,直学士院暂代学士职务,起草制诏及其他文稿。九月,迁将作少监,未久逝世,享年51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洪春桥以西至灵隐天竺一带)。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卢氏为八百年来温州词宗,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八评云:“申之乐章甚工,字字可入律吕,浙人皆唱之。有《蒲江词稿》行世”。又《中兴词话》谓其《虞美人。钓雪亭》词“无一字不佳,每一咏之,所谓如行山阴道中,山水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存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