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斋新植

红栏一带树青青,帘幙风轻颺晓晴。
日转花阴燕飞去,堂中惟有读书声。

作品评述

《时斋新植》是宋代葛绍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栏一带树青青,
帘幙风轻颺晓晴。
日转花阴燕飞去,
堂中惟有读书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时斋的景象。红栏边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帘幙轻飘在清晨的微风中。太阳的转动使花影移动,燕子飞去。只有堂中传来读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红栏一带的树木青翠欲滴,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和青春的活力。帘幙在轻风中飘动,给人一种宁静和轻盈的感觉。太阳的转动使得花影不断变化,燕子飞去,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而堂中传来的读书声,强调了学问和知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作者在清静中专心致志的读书修养。

整首诗以简洁的笔墨勾勒出了一个充满生机和宁静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文氛围的烘托,传达了对清雅生活和修身养性的追求。同时,读书声的出现也突显了作者对学问和知识的珍视,倡导了读书养性的价值。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境,表达了对清幽宁静生活和个人修养的向往和推崇。

诗词推荐

只尔三间屋,吾贫未易云。与山先定諡,有客屡移文。竹喜今年活,梅从隔坞闻。犹嫌灌园力,多为读书分。

数他珍宝有何益,倚门傍户痴心急。被伊轻贱且无言,衣裹明珠犹未识。

世间何处觅西湖,风月无边酒一壶。尽道此中如画景,不知此景画中无。

每到年头感物华,新尝梨到野人家。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风不见花。

袁曹相与隔王路,四世三公恩海深。当时惟有管宁是,谩对黄河叹此心。

前身自是傅岩梅,持斧江南得得来。一笑见花同臭味,百妖潜影入莓苔。只将冷淡全超俗,肯向繁浓浪古魁。爱惜耆儒如此树,二天雨露好培栽。

皑如山上雪,凛冽生阴寒。狐狸卧深穴,猛虎饥不眠。下有千尺松,埋没多摧残。山椒冠丛祠,寂寞无孤烟。傍有古战场,鬼哭声烦冤。灯火断城郭,鸡犬杂喧喧。朝官急征夫,迫促争后先。柴门不得闭,行者不得还。何当霁风雪,岩岫开南山。

今宵合过山阳驿,泊船问来是洪泽。都梁到此只一程,却费一霄兼两日。政缘夜来到渎头,打头风起浪不休。舟人相贺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风浪。老夫摇手且低声,惊心犹恐淮神听。急呼津吏催开闸,津吏叉手不敢答。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来闸不开。紬问晚潮何时来,更待玉虫缀金钗。

对月重兹夕,吟风尚昔怀。思君兼野水,恨我局空阶。意向元相似,言谈自莫谐。忽思成简寄,还觉费安排。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

西府风流载世长,玉龙鳞甲更储祥。庆源衮衮多英杰,可但韦平一再芳。

为鱼实爱泉,食辛宁避蓼。人生既相合,不复论窕窕。沧海良有穷,白日非长皎。何事一人心,各在四方表。泛若逐水萍,居为附松茑。流浪随所之,萦纡牵所绕。百龄颇跼促,况复迷寿夭。芟发君已衰,冠岁予非小。娱乐不及时,暮年壮心少。感此幽念绵,遂为长悄悄。中庭草木春,历乱

东西二十里,相望两平桥。傍水多投钓,穿云有负樵。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小院春风不老。鹊碧霓裳缥缈。雪脸间朱颜,各自一般轻妙。忒掉。忒掉。真个一双两好。

□□渔辄获,元□□几戕。不足烦三顾,毋宁且□□。刳鑽供卜筮,巾笥沐恩光。何似泥中伏,朝朝出太阳。

空阔川原入望平,晚来天色弄阴晴。虹边残雨疏疏下,鸦背斜阳闪闪明。浅渚微波群鹭浴,断堤高柳一蝉鸣。行吟泽畔非憔悴,渔父无劳咏濯缨。

花将人共笑,篱外露繁枝。宋玉临江宅,墙低不碍窥。

吮媒弄笔。草圣寰中君第一。电脚摇光。骤雨旋风声满堂。毫厘巧辨。唤起羲之当北面。醉眼摩娑。错认书颠作酒颠。

几年要入武林游,今日中涂却罢休。剩得纪行诗数首,前途有便是良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