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温公挽诗五首

高步朝廷上,羽仪鹓鹭行。
精诚贯金石,素节履冰霜。
爽气今仍在,斯人没不亡。
嵩云自闲暇,长映读书堂。

作品评述

《司马温公挽诗五首》是孔武仲创作的一首诗词,写了五首挽诗。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高步朝廷上,
羽仪鹓鹭行。
精诚贯金石,
素节履冰霜。

中文译文:
高步行走朝廷之上,
羽仪装束像鹓鹭飞行。
精诚贯穿金石之间,
素节踏着冰霜行走。

诗意:
第一首诗描绘了司马温公高贵的形象,他步履自信地行走在朝廷之上,穿着华丽的羽仪,宛如飞翔的鹓鹭。他的精诚和坚定贯穿于他的行为之中,就像金石一样坚固不移。他的品德高洁纯粹,如同履行冰霜一般坚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司马温公的形象,展现了他高雅的气质和卓越的品德。高步朝廷上的形象表现了他在官场中的崇高地位和自信的姿态。羽仪鹓鹭行的比喻使其形象更加生动。精诚贯金石的意象表达了他对事业的坚定信仰和奉献精神。素节履冰霜的描写则体现了他高尚的品德和坚韧不拔的品质。整首诗通过对司马温公的描绘,展示了他作为一位高贵的政治家和文化人的形象。

在赏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孔武仲对司马温公的景仰和敬意,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意象,展现了他的高贵品质和品德。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孔武仲的情感,同时也让读者对司马温公产生了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孔武仲(一○四一~一○九七),字常父(甫),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仁宗嘉祐八年(一○六三)进士,调谷城主簿,选教授齐州,爲国子直讲。哲宗元祐初,歷集贤校理,着作郎,国子司业。尝民族矛盾论恢復诗赋取地一下,攻击王安石经义。进起居郎兼侍讲迩英殿,除起居舍人,改中书舍人,直学士院。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徙宣州。绍圣四年,坐元祐党夺耿,管勾洪州玉隆观、池州居住(《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一六),卒,年五十七。与兄文仲、弟平仲并称“三孔”。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誉。着有,诗书论语说》等百余卷,已佚。南宋王?收辑孔氏兄弟诗文合刊爲《清江三孔集》,武仲诗文共十七卷,其中诗七卷。《宋史》卷三四四有传。 孔武仲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清江三孔集》爲底本,参校民国初年胡思敬校本《宗伯集》(刊入《豫章丛书》,简称豫章本)、《宋诗钞》(简称诗钞)、《永乐大典》。校本多出底本的诗篇,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气堙风贯血行迟,运用工夫了不知。待尽生涯蚕作茧,就衰榜样发缲丝。稍因对酒头先眩,未是多行力早疲。更若寻思年少戏,如何不送老头皮。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争议:少年易老学难成)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红白豀鱼也可怜,夜凉沙静枕流眠。澄潭百尺无机事,自古何人作钓船。

闻道天台谦上人,溪鱼野鸟共忘形。林间无事结跏坐,石上更安圆觉经。定处只应山鬼护,讲时还有海龙听。何年蜡屐缘云径,一叩灵仙不死庭。

解衣日炙背,戴笠汗濡首。敢辞冒炎蒸,但欲去莨莠。壶浆与箪食,亭午来饷妇。要儿知稼穑,岂曰事携幼。

欹枕风窗雪絮繁,梦回红日转南轩。栖迟自乐周人什,偃息终非魏国藩。书习练裙聊弄翰,吟随池草欲迷魂。疏慵不喜当关报,罗雀先时署翟门。

俯首元齐鲁,东瞻海似杯。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珍重苧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

挂屋星河淡,环窗草树幽。灯昏天欲雨,簟冷夜初秋。尚觉孤身健,能忘满腹忧。去年田事薄,犹复有微收。

花疑天女现,根讶化人移。到眼如曾识,无心转见奇。

先朝台殿影重重,香霭霏微散碧空。金液妙存云笈里,玉晨形在宝珠中。桧生左纽天机契,龙豢前池海脉通。绿发仙翁披鹿褐,一龛神气与生同。

玉颊妆台人道瘦。一日风尘,一日同禁受。独掩疏栊如病酒,卷帘又是黄昏后。六曲屏前携素手。戏说分襟,真遣分襟骤。书札平安君信否?梦中颜色浑非旧。

玉琴不疗文园病。对花长抱深深恨。恨入鬓霜边。才情输少年。蛾眉梳堕马。翠袖薰兰麝。醉梦未全醒。绿窗啼晓莺。

却缘野阔觉天低,政值潮平苦槳迟。洲觜两船归别港,岸头数屋出疏篱。江山惨淡真如画,烟雨空蒙自一奇。病酒春眠不知晓,开门拾得一篇诗。

花阴长日卧韩卢,闲看帘前燕引雏。听得当家宣画本,君王要按美人图。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谁省吾心即是仁,荷他先哲为人深。分明说了犹疑在,更问如何是本心。

多少胭脂,匀成点就。千枝乱、攒红堆绣。花无长好,更光阴去骤。对景忆良朋,故应招手。曾记年时,花间把酒。枉淋浪、春衫湿透。文园今病,问远能来否。却道有,荼コ牡丹时候。

社金流茂祉,庭玉表奇才。竹似因谈植,兰疑入梦栽。乌将八子去,凤逐九雏来。今夜明珠色,当随满月开。

门前春水白蘋花,岸上无人小艇斜。商女经过江欲暮,散抛残食饲神鸦。乱绳千结绊人深,越罗万丈表长寻。杨柳在身垂意绪,藕花落尽见莲心。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