揄字字形图片

ㄩˊ
  • 拼音
  • 注音ㄩˊ
  • 部首
  • 总笔画12画
  • 部外笔画9画
  • 结构左右结构
  • 笔顺编码121341251122
  • 笔顺顺序横/竖钩/提/撇/捺/横/竖/横折钩/横/横/竖/竖钩
  • 统一码基本区 U+63C4
  • 五笔rwgj
  • 仓颉qomn
  • 郑码doqk
  • 四角58021

“揄”字的意思

牵引;提起。

“揄”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yú ㄩˊ

〔~扬〕a.宣传,发扬,如“~~大义”;b.赞扬,称赞,如“极口~~”。拉,引:“~长袂,蹑利屣”。

英语 lift, raise; praise; hang; flap

德语 ziehen (V)​,aufheben, hochheben

法语 tirer,élever

“揄”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手,俞声。本义:引;挥动)

(2) 同本义 [draw forth;brandish]

揄,引也。——《说文》

神之揄临坛宇。——《汉书·郊祀志》

被发揄袂。——《庄子·渔夫》

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韩非子》

孙子曰:鼓而坐之,十而揄之。——《孙膑兵法》

(3) 又如:揄兵(引兵);揄袂(挥动衣袖)

(4) 出,拿出 [offer]

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淮南子·主术》

(5) 逗引 [tease]。如:揄弄(逗引戏弄);揄揶(揶揄)

(6) 另见 yóu

“揄”字的辞典解释

揄ㄩˊyú 动

拖曳、牵引。《说文解字·手部》:「揄,引也。」《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揄纻缟。」唐·张守节·正义:「揄,曳也。」《聊斋志异·卷一·娇娜》:「女乃敛羞容,揄长袖,就榻诊视。」

挥动。《韩非子·内储说下》:「御者因揄刀而劓美人。」《淮南子·泛论》:「揄三尺之刃,造桓公之胸。」

引出、提出。《淮南子·主术》:「使言之而非也,虽在卿相人君,揄策于庙堂之上,未必可用。」《汉书·卷二二·礼乐志》:「神之揄,临坛宇。」唐·颜师古·注:「言神引来降临之也。」

参见「[[揶揄]]」条。

揄ㄧㄡˊyóu动

清理米臼,取出米臼中的米。《诗经·大雅·生民》:「或舂或揄,或簸或蹂。」汉·郑玄·笺:「揄,抒臼也。」

揄ㄧㄠˊyáo

参见「揄狄 」条。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