棨字字形图片

ㄑㄧˇ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部首
  • 总笔画12画
  • 部外笔画8画
  • 结构上下结构
  • 笔顺编码451331341234
  • 笔顺顺序点/横折/横/撇/撇/横/撇/点/横/竖/撇/捺
  • 统一码基本区 U+68E8
  • 五笔ynts
  • 仓颉hkd
  • 郑码wmmf
  • 四角38904

“棨”字的意思

古代官吏出行时用来证明身份的东西。用木头做成,像戟的样子。

“棨”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qǐ ㄑㄧˇ

古代用木头做的一种通行证,略似戟形:~信。 古代官吏出行的一种仪仗,木制,形状似戟:~戟。

英语 tally or wooden pass

法语 pointage pour passer par un passage

“棨”字的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木,啟省声。本义:古代用木制的一种符信,通过津关的凭证)

(2) 同本义[tally]

棨,传信也。——《说文》

除关无用棨传。——《汉书·文帝纪》。注:“棨者,刻木为合符也。”

(3) 又如:棨传(古代作通行凭证用的一种木制符信);棨信(传信的符证)

(4) 有缯衣的戟。为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建幢棨。——《汉书·韩延寿传》。注:“有衣之戟也。”

棨戟十。——《汉书·匈奴传》

(5) 又如:棨戟(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棨户(设有棨戟的门户)

“棨”字的辞典解释

棨ㄑㄧˇqǐ名

古时一种通行的凭证,以木头刻成,形状像戟。《说文解字·木部》:「棨,传,信也。」汉·李尤〈印铭〉:「赤绂在报,非印不明;棨、传、符、节,非印不行。」《宋书·卷一五·礼志二》:「皇太子夜开诸门,墨令,银字棨传令信。」

古代官吏出行时用作前导的一种仪仗。通常以木制成,形状似戟,上有赤黑色的缯衣套住。《汉书·卷七六·韩延寿传》:「延寿衣黄纨方领,驾四马,傅总,建幢棨,植羽葆,鼓车歌车。」

首字母查字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笔画查字
0画 1画 2画 3画 4画 5画 6画 7画 8画 9画 10画 11画 12画 13画 14画 15画 16画 17画 18画 19画 20画 21画 22画 23画 24画 25画 26画 27画 28画 29画 30画 31画 32画 33画 35画 39画 51画
结构查字
单一结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右上包围结构左上包围结构左下包围结构上三包围结构下三包围结构左三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镶嵌结构品字结构田字结构
词汇分类
高中词汇CET4词汇CET6词汇TOEFL词汇IELTS词汇GRE词汇考研词汇
首字母索引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