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三首

受命于天已背时,形模骨相岁寒姿。
馨香事业清风觉,枯淡生涯皓月知。
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
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

作品评述

《梅三首》是宋代诗人曾丰创作的诗词作品。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梅三首

受命于天已背时,
形模骨相岁寒姿。
馨香事业清风觉,
枯淡生涯皓月知。

檐下横窗谁领略,
溪边照水自娱嬉。
岭南驿使虽相爱,
送入京华岂所宜。

译文:

在被命运抛弃的时刻,
体态模糊,形骸凋零。
清风嗅到事业的芬芳,
皎洁的月亮了解平淡的生涯。

谁能在屋檐下的横窗体会这一切,
我在溪边照水自得其乐。
虽然我是岭南驿使的挚友,
但送我进入繁华的京都并不适宜。

诗意和赏析:

《梅三首》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梅花是中国文化中的象征之一,常被赞美为坚韧不拔、清雅高洁的花朵。诗中的梅花被赋予了一种独特的意义,与作者的处境相呼应。

首联以“受命于天已背时”开头,表达了作者命运逆转的境况。梅花在严寒的环境中依然坚韧地生长,形态虽然凋零,但依然展现出岁寒的姿态。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自身的遭遇,他在逆境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事业,虽然可能默默无闻,但仍然散发出馥郁的芬芳。

接下来的联句,通过“清风觉”和“皓月知”暗示了梅花的独特价值。清风可以嗅到梅花的馨香,皓月可以洞悉梅花的平凡生涯。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并不需要别人的赞誉和认可,他的价值和魅力不需要展示给众人,而是在宁静中自我感知。

下半部分的两句,通过“檐下横窗谁领略”和“溪边照水自娱嬉”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自娱自乐。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到它的价值和美感。作者在檐下的横窗前静静地观察着梅花,而溪水则成为他的伴侣,映照着他的欢乐和自得。这里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寂寞中寻找自己的快乐,无需他人的理解和陪伴。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追求名利的疑虑。他提到自己是岭南驿使的好友,但送他进入繁华的京都并不适宜。这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繁华世界的拒绝,他认为自己的价值和追求并不在于名利,而是在于宁静和淡泊。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梅花作为一种坚韧、高洁的花朵,象征着作者在逆境中的坚持和追求。诗中展现了作者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和对于名利之路的疑虑,表达了他追求内心宁静和淡泊的态度。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塑造出一种独特的诗意,引发读者对于生命、价值和追求的思考。

作者介绍

曾丰(一一四二~?)(生年据本集卷九《端午家集》“自我生壬戌”推定),字幼度,号撙斋,乐安(今属江西)人。孝宗干道五年(一一六九)进士。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会昌县。十六年,知义宁县。宁宗庆元改元(一一九五)时,知浦城县。歷隆兴、广东、广西帅漕幕,通判广州,知德庆府。享年近八十。有《撙斋先生缘督集》四十卷,宋时曾版行,已佚,元元统间五世孙德安欲重刻,未果。明万历间选刻爲十二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缘督集》二十卷。今存清抄本四十卷,似仍爲宋本之旧。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及《道园学古录》卷三四《曾撙斋缘督集序》。 曾丰诗,以清抄本四十卷(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明万历选刻本(简称明本)、丁丙跋抄本(简称丁本)。由于底本文字错譌衍夺极多,凡明确无疑之错譌,据校本径行校改。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一虎虽凶暴,其尊孔释同。矫情馈夫子,合爪礼澄公。

馑岁无时果,秦人餍草茶。开奁惊见李,对客喜浮瓜。为乏琼瑶报,聊称旨酒嘉。中郎不忧老,有女可传家。

晓业池上独凭阑,无限春愁欲诉难。最是闰年时候别,楝花开尽尚清寒。

武帝常勒兵,北登单于台。始欲以威服,竟亦惭怀来。徒令出塞师,万里求龙媒。未弭後世患,玉颜困黄埃。丹青不足恨,谋虑少徘徊。月如汉宫见,心向胡地摧。在昔李少卿,听笳动悲哀。壮土尚如此,蛾眉安得开。情语既不通,岂止肠九回。初冬诚难保,死不如草莱。

落照久未夕,断云低不飞。孤舟上水急,归鸟度山微。萧飒天涯鬓,淋浪醉后衣。凭栏一笑去,客梦转头非。

阿侬家住秦溪头,日长爱棹横湖舟。沾云寺东花已放,义妇堰南春可游。

尔行欲何之,触热官里去。官今有何急,须尔不得住。借问年几何,四十倏已暮。前途更如此,所著真几屦。明廷集夔襄,古乐偏韶頀。独吹牛背笛,焉往不得牾。但闻湘山好,藏室锁烟雾。平生独往梦,恍惚至其处。胡张骨已冷,学者半新故。谁能用师说,九守立坚戌。閒挂一青笠,往唤

秋水莹精神。靖节先生太逼真。谈尘生风霏玉屑,津津。爽气冷然欲侵人。一座尽生春。满引琼觞已半醺。更把黄花寿彭祖事出魏文帝,盈盈。数阕新声又遏云。

斤斧从来到此稀,为撩疏密绕藩篱。已繁不用饶新笋,纵碍何妨惜旧枝。风外清音闻曲阁,月中寒影下方池。想公日在琅玕径,正是棠阴讼少时。

宦学不营身,京华费十春。非贪为郡乐,意欲与民亲。祖账青门首,归帆扬子津。江山旧游在,烟火故乡邻。敢惜离群阔,欣闻得吏循。嗟余一囊米,溟负鬓丝新。

绿发郎潜不记年,却寻丹竈味灵篇。华阴学雾还成市,彭泽横琴岂要弦。晓案祇应餐沆瀣,夜滩谁见弄潺湲。须知吏隐金门客,待乞刀圭作地仙。

证道山门旷,延僧草座禅。不知为额始,曾记有歌传。驿路桥梁坏,沙溪石藓填。往来荒廨近,时可托清眠。

宣州浑是上清宫,客有真人貌似童。绀发垂缨光髧髧,细髯缘颔绿茸茸。壶中药物梯霞诀,肘后方书缩地功。既许焚香为弟子,愿教年纪共椿同。

出户询来使,能言别后臞。病馀双鬓改,俸外一钱无。撰杖陪诸老,篝灯课二雏。梅天费调燮,善保不貲躯。

唐世吟诗侣,一时生在今。不因吾疾重,谁识尔情深。解愿衣赊酒,更医药费金。天教残息在,安敢废清吟。

早晚无尘事。

纸钱吹挂树枝风,积李崇桃白间红。但见牛羊上丘垅,忽看禾黍出蒿蓬。

广文已荒茆屋,彭泽浪耻虚罍。二顷平生幽愿,一梨归处深推。

屈原九歌东皇太一,春之神也。其词凄惋,含意无穷。略采其意,以度春曲。青旂报春来了,玉鳞鳞风旎。陈瑶席、新奏琳琅,窈窕来荐嘉祉。桂酒洗琼芳,丽景晖晖,日夜催红紫。湛青阳新沐,人声澹荡花里。光汛崇兰,坼遍桃李,把深心料理。共携手、蘅室兰房,奈何新恨如此。对佳时

潭潭第宅俯长衢,杏阁桐窗似画图。三十年来陵谷变,耕人犹识旧铜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