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诗
言多令事败。
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
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
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
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
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
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
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
长寝万事毕
作品评述
《临终诗》是孔融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临终之际对人生和社会的一些深刻思考和感慨。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言多令事败。
器漏苦不密。
河溃蚁孔端。
山坏由猿穴。
涓涓江汉流。
天窗通冥室。
谗邪害公正。
浮云翳白日。
靡辞无忠诚。
华繁竟不实。
人有两三心。
安能合为一。
三人成市虎。
浸渍解胶漆。
生存多所虑。
长寝万事毕。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孔融对于临终时对人生和社会现象的思考和感叹。作者通过一系列意象和隐喻,揭示了他对社会道德败坏、人心不纯、世事无常的忧虑和失望。他认为言语过多会导致事情失败,比喻为漏水的器皿,而河流决堤则象征着由于蚁穴的微小缺陷而引发的大灾难。山崩则是由于猿穴的侵蚀,暗示着微小的不良因素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崩溃。江河的水流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天窗通冥室则暗示着人们对死亡和未知的恐惧。诗中还揭示了谗言和邪恶对公正的破坏,以及虚假言辞掩盖了对忠诚的缺失。华丽繁复的外表却没有真实的内涵,人心难以合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最后,作者提到生存的困扰和长眠的归宿,意味着在尽人事之后,一切都将结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揭示了孔融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作者通过隐喻和象征,将个体的遭遇与整个社会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人性的矛盾和社会道德的衰败的忧虑。他对言辞过多和挥霍、谗言和邪恶、虚假和华丽、人心不合一等问题的关注,反映了他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词以一种悲观的情绪贯穿始终,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无奈和失望。通过这种深刻的思考和表达,孔融在临终之际对后人提出了一种反思和警示,引发人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