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虚靖圜庵扁曰归鹤次韵

招仙游馆构亭亭,万叠松寒晓日青。
玉局讲残春换劫,石台丹在草通灵。
红羊赤马悲沧海,白虎苍龙俨大庭。
为爱子乔笙鹤美,月凉时许夜深听。

作品评述

《张虚靖圜庵扁曰归鹤次韵》是元代袁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张虚靖圜庵扁曰归鹤次韵》

朝代:元代
作者:袁桷

招仙游馆构亭亭,
万叠松寒晓日青。
玉局讲残春换劫,
石台丹在草通灵。
红羊赤马悲沧海,
白虎苍龙俨大庭。
为爱子乔笙鹤美,
月凉时许夜深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境般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于仙境中的景色和音乐的赞美。

诗的开头写到了一个招仙游的馆,构筑得亭亭玲珑,形象生动。接着描述了万叠松林,寒晨的阳光照射下,呈现出青翠的景象。这里的松林可能象征着长寿和坚韧,也与仙境的气息相呼应。

接下来的两句写到了玉局,指的是仙鹤栖息的地方。讲述了在残余的春天中,仙鹤换过了许多世界的劫数,而这座石台上的丹草通灵,也象征着仙境的神秘和灵性。

后半部分的两句描绘了红羊和赤马,悲伤地注视着沧海,白虎和苍龙庄严地出现在大庭之中。这里红羊、赤马、白虎和苍龙可能代表了四象,象征着四季和四方。诗人通过这些象征,展示了仙境的壮丽和庄严。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乔笙鹤美的喜爱,他愿意在凉月的时候,深夜聆听它们的美妙音乐。这可能是对于仙境中美好音乐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词以华丽的辞藻和形象描写,展示了袁桷对于仙境景色和音乐的赞美和向往。通过对于自然景色、仙鹤、四象和音乐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个幻想的仙境,给人以美好的遐想和愉悦的感受。

诗词推荐

知心独有师,相视笑莫逆。每思共谈玄,倾倒此胸臆。江浙遥相望,恨不生羽翼。昨朝忽惠然,得得访泉石。

樱笋登盘节物新,一筇踏遍九州春。似曾山阴访修竹,不记水边观丽人。豪饮自怜非少日,俊游亦恐是前身。暮归尚有清狂态,乱插山花满角巾。

胥也应无憾,至哉忠孝门。生能酬楚怨,死可报吴恩。直气海涛在,片心江月存。悠悠当日者,千载祗惭魂。

羊裘晦山泽,貂蝉等鸿毛。直钩道可行,一钓联六鳌。

未染仙人杏,先柔帝女桑。应知蚕事早,不独门年芳。

时时九夏,日日三秋。闹市裹,百草头。夹山老子卖峭,重价未有轻酬。

昨夜雨兼风。断送残红。老塞犹自著帘栊。为问香篝人语道,翠被还重。何处有疏钟。惊起匆匆。惜春休放酒杯空。芳草天涯寒食又,归兴尤酉农。

卧闻风声吹屋角,应扫积雨阴漫漫。千山月黑鸟飞绝,一江星斗鱼龙寒。

荆台呈妙舞,云雨半罗衣。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飞。雾轻红踯躅,风艳紫蔷薇。强许传新态,人间弟子稀。

旧诗不省作何言,新句无奇墨乱翻。要是云山通宿契,故将文字寄深论。

一元正月半,灯火连霄汉。千人与万人,聚头相共看。

高亭群峰首,四面俯晴川。每见晨光晓,阶前万井烟。

夏腊今应三十馀,不离树下冢间居。貌堪良匠抽毫写,行称高僧续传书。落涧水声来远远,当空月色自如如。白衣只在青门里,心每相亲迹且疏。

天鸡弄喔咿,残星在斜汉。整衣出幽扉,山城漏初断。微微水风生,冉冉田露散。此时游葛天,淡然空百羡。海色上寒梢。渐识梅花面。

素月出东岭,照我白玉床。床上何所有,累累书一囊。诘曲科斗文,读之不成章。君车自翱翔,驾景朝紫皇。苍苔满石匣,瑶书空秘藏。仙人百尺台,吹竹引凤凰。凤兮来不来,虚此明月光。

竟日延荒寺,秋声不可歌。磬中闻午至,石上见寒过。野鸟心常肃,孤僧鬓已皤。欲归情不尽,门外夕阳多。

坐爱风尘日已西,功成得与化工齐。巧分孤岛思何远,欲似五湖心易迷。渐有野禽来试水,又怜春草自侵堤。那堪更到芙蓉拆,晚夕香联桃李蹊。

有客倦长安,秋风正飒然。九衢飞乱叶,八水凝寒烟。摇落南山见,凄凉陋巷偏。名园失绿暗,清渭泛红鲜。衣信催烦杵,狼烽报极边。长江苦吟处,日暮想横鞭。

芳信着寒梢,影入花光画。玉立风前万里春,雪艳江天夜。谁折暗香来,故把新篘泻。记得偎人并照时,鬓乱斜枝惹。

历阳之南有牛渚,一风微吹万舟阻。华戎蛮蜀古百川,合为大江神所躔。山盘水怒不得泄,到此乃有无穷渊。朱衣乘车作官庥,操制生杀非无权。阴灵秘怪不欲露,毁犀得祸岂偶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