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作品评述

《咏史》是一首出自魏晋时期作家左思之手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荆轲饮燕市,
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
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
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
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
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
重之若千钧。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荆轲在燕都饮宴的场景,荆轲酒醉后的气势愈发强烈。他感叹自己的孤独,仿佛周围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悲歌。尽管他没有像壮士一样的节操,但他与世界仍然不同寻常。他的眼光高瞻远瞩,超越了四海之外的豪杰。无论贵贱,他都不受外界的评判,贵者看他如同尘埃,贱者重视他如同重量千钧。

赏析:
《咏史》以简洁而有力的词句,展现了荆轲的独特个性和超凡的眼光。诗中的荆轲是一个独行侠,他在饮宴之余,通过酒的作用表现出内心的激情和坚定。他的哀歌昭示着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思,而这种忧思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荆轲不拘于传统的壮士形象,他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脱颖而出,与世界格格不入。他的眼光高瞻远瞩,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豪杰们的成就在他眼中渺小不足一提。他在贵贱之间,不受世俗评判的态度显示出他的独立性和自尊。整首诗词通过荆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独特个性和超越世俗的崇敬与赞美。

这首诗词描绘了荆轲作为历史人物的特质,强调了他在魏晋时期独立的价值观。它也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的思想和情绪,对于个人价值观和独特性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传达出强烈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能够深入感受到荆轲的个性和对于世界的独特见解。

诗词推荐

江上霜枫叶叶红,不堪摇落又西风。只愁叠鼓催船去,千里相思月满空。

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一剑随孤影,风霜道路长。何人忽横笛,有客正思乡。古驿自芳草,空山又夕阳。啼猿莫添恨,今夜宿潇湘。

暮山青。暮霞明。梦笔桥头艇子横。苹风吹酒醒。看潮生。看潮平。小住西陵莫较程。莼丝初可烹。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古今胸次浩江河,才比诸公十倍过。时把文章供戏谑,不知此体误人多。

雨和山色得能好,风揽梅花个样香。本是吴侬归不早,青鞋天遣踏诸方。

肠结锥可解,眉皱熨可伸。独不禁子规,日日啼春心。春风醉行客,门外芳草深。芳草已无路,行行又何处。东园花柳多,贱妾不复顾。秋胡夫不夫,买臣妇不妇。人心匪金石,悔不随郎去。

霜晓无轻颸,长淮净如眼。招携南山游,老子兴不浅。不从千步桥,飞度一渔舠。中流鼓素楫,鲂鱮欻惊跳。禅叟延游客,匆匆问行色。千里远京关,浮骖去安适。长啸指沧浪,濯缨湔我裳。朱门曳裾地,槐柳自成行。多年困靴板,未立中人产。沈痼迫衰迟,求田咄何晚。神丸傥驻延,投此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谁染玉肌丰脸,做燕支颜色。送春风雨最无情,吹残也堪惜。何似且留花住,唤小鬟催拍。

何消黍稷荐馨香,三尺抬头即昊苍。雨缶决来如此溢,风车输与自然凉。问他金玉堆成坞,更使珠玑积在箱。逢却年饥堪煮否,移民移粟定旁皇。

秋意今如许。怪征鞍、底事匆匆,翩然难驻。斗账屏围山六曲,怕见琐窗欲暮。倩谁伴、梧桐疏雨。路入衡阳天一角,更山环、水绕无重数。容易□,便难阻。相思才信相思苦。省疏狂、迷歌_酒,把人轻误。问取归期何日是,指点庭前幽树。定冷蕊、疏花将吐。此去西风吹雁过,家身心、

夜宿锦屏下,晓行伊水长。露寒荷叶紫,秋晚稻花香。女几仙风断,连昌辇路荒。二年浑作客,山驿过重阳。

江上浪花飞洒天,拍阶鞺鞳屋如船。月不夜,水无边。何处笛声人未眠。

钟鼓喧离室,车徒促夜装。晓榆新变火,轻柳暗飞霜。转镜看华发,传杯话故乡。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露下萤飞仲秋月,山围水绕建安城。病多不辨酒中圣,身远且令心太平。数卷蠹书行老矣,一盂蔬饭太憎生。白云只在檐间宿,听我清宵咏句声。

绿鬟侍女手纤纤,新捧嫦娥出素蟾。卫玠官高难久立,莫辞双卷水精帘。

人间桃李漫春风,流水飞埃过眼空。谁信黄梅深院静,水栀如玉映群红。

玉露霏凉木渐酡,每逢佳节惜年华。青山叠叠多归梦,白发萧萧不在家。触景漫思千古事,无钱空对一篱花。相知相见情何已,石鼎山泉且煮茶。

客满尊中酒不空,眼高四海眇奸雄。才疏意广终无就,已兆清虚西晋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