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菊花歌

道人四时花为粮,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敕宣餐菊长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一嚼清凉彻肺腑。
顿令心地豁然开,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变化妙如意,能为一切主中主。
尘尘刹刹黄金身,永救娑婆众生苦。

作品评述

《餐菊花歌》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思肖。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道人以菊花为粮食,通过食用菊花使自己身体散发香气,并达到长生不老的境界。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人四时花为粮,
骨生灵气身吐香。
闻到菊花大欢喜,
拍手歌笑频颠狂。

忆昔我为混沌王,
洞见末劫寿不长。
尽召群仙列殿下,
敕宣餐菊长生方。

我今化身游下土,
一嚼清凉彻肺腑。
顿令心地豁然开,
迸出明珠耀今古。

普入变化妙如意,
能为一切主中主。
尘尘刹刹黄金身,
永救娑婆众生苦。

诗意和赏析:
《餐菊花歌》描绘了一个道人通过食用菊花而获得长生不老的境界。诗中的道人将菊花作为自己的食物,这显示了他超凡脱俗的修行境界和与世俗食物的区别。他的身体因为食用菊花而散发出香气,这是他修炼所得的结果,也使他的身体与众不同。

诗词中提到道人曾经是混沌王,预见到自己的寿命不长。为了追求长生不老的秘诀,他召集了众多仙人和神灵,颁布命令让人们食用菊花以实现长生。这表明道人具有超凡的智慧和权力,他作为混沌王的身份给予了他这样的能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写了道人食用菊花的体验。他形容菊花的味道清凉宜人,一经食用,清凉之感贯穿全身,使他的内心得到了解放,犹如明珠一般闪耀光芒,照亮了过去和现在。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道人的修行目标和愿望。他具备了通达万物的智慧,能够成为一切主宰中的主宰。他自称为"尘尘刹刹黄金身",意味着他具备了超越尘世的身体和力量,他的长生不老将永远拯救世间众生的苦难。

《餐菊花歌》透过对道人以菊花为粮的描写,表达了修道者追求超凡境界和长生不老的渴望。菊花在诗中象征着纯洁、高尚和长寿,代表了道人对修行的追求和理想境界的达成。整首诗词充满了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对超越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思考和想象。

作者介绍

郑思肖(一二四一~一三一八),字忆翁,号所南,连江(今属福建)人。名与字、号皆宋亡后所改,寓不忘宋室之意,原名已不详。宋末太学生,元兵南下,曾扣阍上书,不报。入元,居吴下,自号三外野人。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不画土,根无所凭,以爲地已爲人夺去。元仁宗延祐五年卒,年七十八。有《所南先生文集》,又有《心史》七卷,系明崇祯十一年苏州承天寺狼山中房浚井时发现,藏于铁函中,清徐干学《通鑑后篇考异》以爲是明末人僞托。明洪武《苏州府志》卷四○有传。 郑思肖诗,第一卷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汲古阁《所南诗集》爲底本,校以《知不足斋丛书》本(简称知不足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名贤集);第二至五卷以明崇祯十二年张国维刻《心史》爲底本,校以清抄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国师样子太慈悲,入草何如出草时。射透九重圣箭子,依前特地隔天涯。

蔡伦助造阮郎归。於身显纸衣。新鲜洁净世间稀。隔尘劳是非。琼表莹,玉光辉。霜风力转微。寒威战退达天机。白云自在飞。

春日迟迟,柳丝金淡东风软。绿娇红浅。帘幕飞新燕。玉帐优游,赢得花间宴。香尘远。暂停歌扇。□醉深深院。

衡门久栖迟,永日孰与俦。既绝车马喧,遂适林塘幽。荷香因雨来,水鸟鸣相酬。虚怀睨物表,可以观天游。古来英雄人,何异貉一丘。茫然不知归,没世随波流。

江云如雪树高低,竹里人家傍水西。满地松阴春雨过,好山青似若耶溪。

府中相见少,江上独行遥。会日起离恨,新年别旧僚。春云犹伴雪,寒渚未通潮。回首群山暝,思君转寂寥。

呼雏逐妇总堪怜,时雨时晴各一天。厨割小鲜来海市,菜添新馔出江田。

甘澍慰群望,浮云还故墟。新凉生枕簟,余润入犁锄。帘上翩翩燕,蒲新鱍鱍鱼。素秋犹半月,团扇意先疏。

春□□拂拂。檐花双燕入。少年湖上风日。问天何处觅。湖山画屏晴碧。梦华知夙昔。东风忘了前迹。上青无半壁。

把钓归东海,开筵近北台。千林残雪尽,万里好春回。中散调琴坐,山公待酒来。更须花满树,终日此衔杯。

买得林庐在不西,眼前幽事总相宜。溪山处分莺看管,梅竹添差鹤护持。旋理小园增野趣,先留隙地作楼基。却来界步晴岚底,收拾湄湘八景诗。

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

洗春雨急,碎万点胭脂,荡空无影。馆娃骨冷。怅香销麝土,泪殷玉井。莫怨东风,自古佳人薄命。掩鸾镜。纵补得茜瘢,妆坏难整。芳事谁管领。但蜜腻蜂房,藓斑鸳径。一帘画永。绿阴阴尚有,绛趺痕凝。彩笔招魂,已是繁华梦醒。伫芳景。换西湖、锦云千顷。

朝来何所喜,人唱玉楼春。酒著心还壮,诗成思转新。士衡宁久困,曲逆岂长贫。千载风云会,欣逢圣主真。

顾君叔明善写松,妙趣直与韦偃同。片缣幅纸不易得,人争一睹清双瞳。玉岩上人即粲可,早跻十地成全功。禅房素壁耀霜雪,绘画未许来庸工。叔明对此役意匠,捉笔跳叫声摩空。须臾貌作老蛟影,毫端瞥若回腥风。隔座时疑翠涛响,钩帘日讶玄云封。宿鹤已去落花尽,庭前细雨春濛濛。

铁壁铁壁复铁壁,那边那边更那边。事到极头须倒断,瞎驴{左足右孛}跳过西天。

张王偏宜月,雄豪更得秋。岸头浑破胆,浪里有行舟。

残月半篱。残雪半枝。孤吟自款柴扉。听猿啼鸟啼。人归未归。无诗有诗。水边伫立多时。问梅花便知。

阙下高眠过十旬,南宫印绶乞离身。诗中得意应千首,海内嫌官只一人。宾客分司真是隐,山泉绕宅岂辞贫。竹斋晚起多无事,唯到龙门寺里频。

天中明月照芦扉,溪上凉风生葛衣。倚树呼猿向溪立,纷纷松叶杖头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