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谢氏昆仲归闽中

清邵才高云与机,林间文会忽相违。
南中草木正黄落,但羡冥鸿两两飞。

作品评述

《送谢氏昆仲归闽中》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清晨,邵才高与我相约在林间举行文会,却突然错过了彼此。此时南方的草木已经开始凋零,只能羡慕那些在天空中成双成对飞翔的鸿雁。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谢氏昆仲离开的送别之情。诗人与谢氏昆仲原本约定在林间举行文会,但因某种原因错过了彼此。诗人在清晨时分感叹着南方的草木已经开始凋零,而他们却无法再相聚。诗人看到天空中飞翔的鸿雁,心生羡慕之情,希望友人能够像鸿雁一样成双成对地飞翔,安全归来。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感慨和祝福之情。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将友人离开的情景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增强了离别的凄凉感。南方的草木已经开始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诗人羡慕鸿雁成双成对地飞翔,寄托了对友人平安归来的期望和祝福。

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离别的感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宋代诗人林逋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者介绍

林逋(九六八~一○二八),字君復,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孤力学,恬淡好古。早年放游江淮间,后隠居杭州孤山,相传二十年足不至城市,以布衣终身。仁宗天圣六年卒(宋桑世昌《林逋传》,明万历本《林和靖先生诗集》附),年六十一(《咸淳临安志》卷六五)。真宗闻其名,曾赐粟帛;及卒,仁宗赐謚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诗集》四卷。《宋史》卷四五七有传。 林逋诗,以明正德间黑口本爲底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明钞本即据此)。校以宋绍熙间沈诜刻本(简称宋本,祇残存卷上)、明正统八年王玘刻本(简称正统本)、明万历间诸时宝刻本(简称万历本)。并参校清康熙四十七年吴调元刻本(简称康熙本)、日本贞享三年柳枝轩刊本(二卷本,简称和刻)、一九六○年文物出版社影印《宋林逋自书诗卷》(简称自书诗卷)及《淳祐临安志》(简称《淳祐志》)、《咸淳临安志》(简称《咸淳志》)、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且吸收了清卢文弨以正统本校康熙本(简称卢校)、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邵裴子校本(简称邵校)的部分成果。另据自书诗卷、康熙本、《淳祐志》、《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附于第四卷卷末。

诗词推荐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闻竹枝皆楚语。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风露。扁舟日落驻平沙,茅屋竹篱三四家。连春并汲各无语,齐唱竹枝如有嗟。可怜楚人足悲诉,岁乐年丰尔何苦。钓鱼长江江水深,耕田种麦畏狼虎。俚人风俗非中原,处子不嫁如等闲。双鬓垂顶发已白,负水采薪长苦艰。

破衣鸣蓬雨,迎晨捩柁风。擘茭溪饭白,锻铁店炉红。于役多无定,於心少所同。船人探蟹室,持寿觅诗翁。

墙有茨,不可扫也。中冓[1]之言,不可道也。所可道也,言之丑也。墙有茨,不可襄也。中冓之言,不可详也。所可详也,言之长也。墙有茨,不可束也。中冓之言,不可读也。所可读也,言之辱也。

飕飕松风鸣,翳翳山景暮。蝉声清有余,荷香美无度。幽人曳杖吟,事胜心独悟。平生寡世念,正是惬襟素。坐看北斗移,竹叶明月露。夜久寂无人,佳眠不知曙。

望远目犹明,登高脚更轻。每思游赤壁,时梦上青城。灯下书如蚁,花前饮似鲸。古仙曾历考,强半出儒生。

咄这花木瓜,苦澁无以加。蓦然嚼得碎,清风生齿牙。种性恶,不堪夸。杨岐老驴三只脚,蹋人无数满天涯。

烧痕惨淡带昏鸦,数尽寒梅未见花。回雁峰南三百里,捕蛇说里数千家。澄江绕郭闻渔唱,怪石堆庭见吏衙。昔日愚溪何自苦,永州犹未是天涯。

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杖屡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

忆昔周当仁,手握金刚杵。愤气向南方,誓灭诸魔子。老婆蓦劄点三心,走入龙潭恨转深。扫荡家私无一窖,胡挥白棒到平人。牧閒冷坐思高躅,断弦争得鸾胶续。扣门听得简州人,倒屐相迎几折足。略寒温头号来端,叉手丁宁见觅指南。未举纸灯明说了,隔窗春鸟语绵蛮。

云淡长空日欲斜,水边衰柳噪寒鸦。病来不饮空凄感,独绕东篱咏菊花。

积水自成阴,昏昏月映林。五更离浦棹,一夜隔淮砧。漂母乡非远,王孙道岂沉。不当无健妪,谁肯效前心。

鸳鸯异野鹜,凤凰非山鸡。物生各有偶,非偶不并栖。昔为丛台人,今为圉者妻。亦知久当弃,无乃太不齐。同时歌舞人,何异玉与泥。失身已至斯,违天将安归。挽首只自羞,有声不敢啼。何缘梦到君王侧,彻夜不眠闻马嘶。

白云飘飘星汉斜,独行窈窕浮云车。仙郎独邀青童君,结情罗帐连心花。

霜须顾我十年兄,朔漠陪公万里行。骈马貂裘寒自暖,连床龟息夜无声。同心便可忘苛礼,异类犹应服至诚。行役虽劳思虑少,会看梨枣及春生。

下水复上水,暮秋仍早秋。暂归非去吏,触绪苦添愁。本乏风雅作,谩于山水游。经营欲终日,人谓我何求。

当时悔来归又恨,洛阳宫殿焚烧尽。纷纷黎庶逐黄巾,心折此时无一寸。恸哭秋原何处村,千家今有百家存。争持酒食来相馈,旧事无人可共论。

梁木萎邦哲,乘舆哭第家。敛恩周衮里,追品汉貂华。素礼初无悔,浮生遂有涯。斯文从此丧,谁与辨咬哇。

疑君魂梦在清都。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一枕何能得,长愁至不禁。鱼龙残夜笛,风雨急秋砧。天入萧森气,人兼去住心。湖南有新雁,作意送悲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