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无梦归天台

学道探玄务谷神,薜衣疏野见明君。
暂来北阙利名地,归去旧山鸾鹤群。
洞壑深藏尘外士,冠裳不系岭头云。
赤城千仞幽居处,夜籁秋猿枕上闻。

作品评述

《送张无梦归天台》是唐代张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学道探玄务谷神,
薜衣疏野见明君。
暂来北阙利名地,
归去旧山鸾鹤群。
洞壑深藏尘外士,
冠裳不系岭头云。
赤城千仞幽居处,
夜籁秋猿枕上闻。

诗意:
这首诗以送别张无梦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祝福。张无梦是一位学道探玄的修行者,他穿着薜衣,生活在野外,却能见到明君的风采。他曾经暂时来到都城,受到了官方的赏识与奖赏,但他还是选择回到了自己的旧山,与众多仙鹤相伴。他住在深山的洞壑之中,远离了尘世的纷扰,他的服饰也不受岭头云雾的束缚。他的幽居位于赤城山,高耸入云,千仞绝壁,夜晚他可以听到秋天猿猴的啼鸣声。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追求道教修行的人物张无梦。他身着薜衣,生活简朴,但却能见到明君的风采,说明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他虽然曾在都城获得名利,但最终选择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与仙鹤相伴,回归自然。他的洞壑深藏于深山之中,远离尘嚣,与世隔绝,展现了修行者追求超脱尘世的意境。他的服饰不受云雾的束缚,象征着他的心境高远,不受外物所累。最后,描写了他幽居在赤城山的千仞绝壁之上,夜晚可以听到秋猿的啼鸣声,给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感觉。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张无梦追求道教修行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主题。赤城山和秋猿的描写增加了诗词的意境和艺术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神秘的氛围。

诗词推荐

雨过东郊,溪痕浅、山堂春晓。堪爱处,桃花流水,闲云幽鸟。物表群分红日□,天涯一点青山小。向绿阴、竹影卷柴扉,终焉了。清闲处,谁知道。方外客,人间少。且襟风杯月,醉眠芳草。大志含容天地考,真情卓立希夷杳。谩将消息寄林泉,烟霞老。

故阁峥嵘已劫灰,又看新阁上烟煤。断碑无日不浓墨,古砌新秋犹杂苔。江阔鸟疑飞不过,风轻帆远趁先开。天高地迥诗囊小,收拾不多空一来。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臧孙知有后,里閈待高车。

山花似锦,涧水如蓝。面目现在,谁是同参。

爱酒知是僻,难与性相舍。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晚岁无此物,何由住田野。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满眼风光向谁许。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

阴阳开阖,元气变化,泄为百川,凝为崇山,山川之作,与天地并,疑有真宰而未知尸其功者。有若巨灵赑屃,攘臂其间,左排首阳,右拓太华,绝地轴使中裂,坼山脊为两道,然后导河而东,俾无有害,留此巨迹于峰之巅。后代揭厉于玄踪者,聆其风而骇之,或谓诙诡不经,存而不议。

自怜春日客长沙,江上无人转忆家。光景却添乡思苦,檐前数片落梅花。三湘漂寓若流萍,万里湘乡隔洞庭。羁客春来心欲碎,东风莫遣柳条青。

闲居是念随云散。琴帘底、却自平生心满。百二十年期,笑道今才半。一味齑盐清得瘦,婉娩似、梅花香晚。相伴。老霜松宁耐,溪山寒惯。探借十日前春,小杯盘、也做寿筵模范。绕膝舞斑衣,有酒从他劝。但任真来浑是处,梦不到、笙歌瑶燕。双健。任旁人播尽,风流眉案。

白马青络头,青萍宝带钩。青溪流水急,独上青翰舟。佳人青雀钗,手把青荷游。慕君青云器,青发结绸缪。

居乾与仕者,所知张宋间。咸能谓君好,政欲警余顽。论已穷千载,才宁减二班。何当传副本,免使访名山。

前有条桑女子,后有茶蕊夫人。洁以自媒为妇,贤于奉表称臣。

纯孝当年有护持,赤眉那敢近姜诗。眼看庭玉成名後,身及堂萱未老时。湖海青鞋惊断梦,风霜丹旐挂新悲。尊前五客今谁在?愁绝庐山十段奇。

探怀授所欢。愿醉不顾身。

黄叶归根静不风,回塘雪后正浟溶。山林有分吾当去,簪绂方兴子未慷。点检寒荣梅又动,思量暖事李将浓。桥南水北来还往,露布诗篇不必封。

长物乌皮几,宜人白氎裘。晓霜花口噤,午雨柳绵收。毛发匆匆变,光阴冉冉休。直须瓜芡熟,长枕卧清秋。

望灯投野市,冲雨泊征船。茅店不容客,柳堤聊枕舷。欹眠涛拍枕,起坐漏沾肩。夜半潇潇歇,推篷月在天。

春锦千绷玉万竿,岚光翠裛渭川寒。油然已作从龙势,只恐仙陂化蛰难。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