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一

骚雅去已久,宫体争哇淫。
洛阳风一变,枳性随人心。
乡关思萧瑟,作赋哀江南。
调入金钗臂,亡国有余音。

作品评述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三十一》是元代诗人杨维桢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骚雅去已久,
宫体争哇淫。
洛阳风一变,
枳性随人心。
乡关思萧瑟,
作赋哀江南。
调入金钗臂,
亡国有余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的心态。作者首先提到了骚雅(指古代的诗歌和音乐)已经逐渐消失,被宫廷的淫乱音乐所取代。接着,他描述了洛阳的风气变化,说明人们的品性也随之改变。在故乡的关口,他思念着乡愁和寂寥的景色,写下了悲伤的诗作,表达了对江南亡国的哀悼。最后,他提到美妇人的金钗臂(指美女的手臂),调弄的音乐声中仍然能听到亡国的余音。

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代社会的一些状况和人们的心理变化。作者通过对骚雅的消失和宫廷淫乱音乐的兴盛的对比,抨击了当时社会风气的堕落和价值观的扭曲。他通过洛阳风气的变化来暗示人们的道德观念的改变,强调人性的虚妄和易变。在乡关思萧瑟、作赋哀江南的描写中,表达了对家乡和亡国的情感缅怀和无奈。最后,他以金钗臂的音乐调入中表达了亡国的余音仍然在人们心中回响,暗示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历史的警醒。

这首诗词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人性的深思。其文字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音乐、风气、乡愁和亡国等元素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社会风尚的担忧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推荐

乌皮几上困腾腾,玉柄清羸愧不能。昨夜眠时稀似鹤,今朝餐数减于僧。药销美禄应夭折,医过芳辰定鬼憎。任是雨多游未得,也须收在探花朋。

海客久藏机,鸥知人未知。如何毫末利,管鲍亦相欺。

老阅市朝久,纷纷长厌看。人纡绶紫艾,家拥毂朱丹,不羡官曹热,惟怜眼境寒。东涂与西抹,感旧一长叹。

吕秦御大柄,国富兵亦强。耽耽为虎视,黔首愚莫当。一夫忽作难,鹿走中原常云胡万年业,乃止二世亡。王纲尽崩裂,狂羁乌能长。

洗花染线刺春罗,凤翼双飞锦作窠。暂起非关针力倦,海棠时节困偏多。

日面佛,月面佛,五帝三皇是何物。二十年来曾苦辛,为君几下苍龙窟。屈堪述明眼,衲僧莫轻忽。

光阴日夜催吾老,已作鸡皮鹤发翁。万事装成百年梦,五行注定一生穷。残花但有凋零分,枯木难沾造化功。若见黄堂烦寄语,何如停我雪楼中。

这开梦觉底因缘,佛佛心同亡后先。一点灵明三世外,十分妙净万机前。琢磨自得丛林下,游戏何妨百草颠。尘刹纵横俱化事,起家人只夺空拳。

无为清净。不动不摇颐性命。一派寒光。遍照蓬壶入大方。无穷无测。或去或来如过客。道自通灵。目送归魂入杳冥。

小域新衔贺圣朝,亦知蹇分巧难抛。粗才自合无岐路,不破工夫漫解嘲。

幽居如杜曲,松竹旧时栽。溪路随花入,柴门傍水开。风来书帙散,月出棹歌回。还共王乔辈,吹箫坐紫苔。

猛悟回头,把尘事都忘了。急收心、速归大道。空里寻真,向无中传明教。最好。现丹华,回光返照。探颐精微,表天奕幽深奥。明内外、浮沉颠倒。一*双关,混百神,分三要。玄妙。瑞云扶,玉辰容貌。

忆尔投荒日,依依恋翠华。亦知行万里,不是为丹砂。郡古留铜狄,堂深绣土花。何须忧瘴疠,意远即烟霞。

故家池馆锡山阿,门径宁容俗士过。清珣阁空诗社散,蛛丝窗户落花多。

七里虹桥腐草腥,歌钟词赋两飘零。不随天市为消长,文字光芒聚德星。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雨湿菰蒲斜日明,茅厨煮茧掉车声。青蛇上竹一种色,黄蝶隔溪无限情。何处樵渔将远饷,故园田土忆春耕。千峰万濑水潏潏,羸马此中愁独行。

刚有下水船,白日留不得。老人独自归,苦泪满眼黑。

诗家自有律,高处在平中。能使生为熟,何愁拙不工。严祠七里濑,汉鼎一丝风。敢谓方虚叟,还如陆放翁。

浩渺水东流,客心空太息。④ 神州悲板荡,丧乱安所极?⑤ 八表正同昏,一夫终窃国。⑥ 黯黯五彩旗,自兹少颜色。⑦ 逆贼稽征讨,⑧机势今已熟。 义声起云南,鼓鼙动河北。⑨ 绝域逢知交,慷慨道胸臆。 中宵出江户,⑩明月临幽黑。 鹏鸟将图南,扶摇始张翼;⑾ 一翔直冲天,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