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

作品评述

《无题》

诸臣未起朕先起,
诸臣已睡朕未睡。
何以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披被。

中文译文:
大臣们还未起床,我已经醒来,
大臣们已经入眠,我还未入眠。
为何江南的富足翁,
太阳已高三丈,仍然蒙着被子。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表达了他对于自己作为皇帝的职责和奉献的思考。诗中描述了朱元璋在清晨早起的情景,与大臣们的对比,突显了他作为君主的勤勉和责任感。

首句“诸臣未起朕先起”表明朱元璋早早醒来,开始忙碌的一天,而大臣们还在沉睡之中。这种对比形成了皇帝与臣子之间的明显差异,凸显了朱元璋的努力和勤勉。

接着,“诸臣已睡朕未睡”强调了朱元璋的不眠不休的工作态度,与大臣们快乐地沉睡形成鲜明对比。这表达了他对于治理国家的责任感和不懈的奋斗精神。

最后两句“何以江南富足翁,日高三丈犹披被”通过描写江南的景象,传达了朱元璋对于江南地区丰富繁荣的称赞。然而,尽管太阳已经高高升起,但是江南的人民仍然在睡觉,这种场景象征着朱元璋对于百姓生活的关切和希望能够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整首诗词通过对皇帝与大臣、朱元璋与江南百姓的对比,展现了朱元璋作为君主的辛勤努力和为国家和民众付出的精神。他不仅要承担起统治责任,还要为人民谋福祉,这种使命感贯穿于整首诗中。同时,朱元璋对于江南地区的富庶景象的赞美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明君对于国家繁荣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抒情的语言,凸显了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皇帝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殷切期望。

诗词推荐

西辞望苑去,东占洛阳才。度岭无愁思,看山不懊来。冥鸿何所慕,辽鹤乍飞回。洗竹通新径,携琴上旧台。尘埃长者辙,风月故人杯。闻道龙门峻,还因上客开。

重阳节

南国风流是故乡。红监落子不因霜。于中小底最珍藏。荐酒荐茶些子涩,透心透顶十分香。可人回味越思量。

重阳节

迥与众流异,发源高更孤。下山犹直在,到海得清无。势斗蛟龙恶,声吹雨雹粗。晚来云一色,诗句自成图。

重阳节

元佑登瀛盛古今,只今衰冷愧诸任。圣朝既有徐州相,得路仍知异日心。龌龊更无微价市,鹪鹩自爱一枝深。故同坎轲荆蛮徙,昔所悲歌今放吟。

重阳节

六一先生旧帅扬,分宁太史尹西昌。只缘未睹红都胜,便似参谋待海棠。

重阳节

芳菲不得驻,会取余春不。欲知回首处,渭曲苍茫间。

重阳节

迥人不解作生涯,唯有中堂书五车。竹简多於孔氏壁,牙签新似邺侯家。田园岂是子孙计,青紫今为里巷夸。富贵早知皆有命,君应未厌十年赊。

重阳节

短后衣装腰宝刀,空言无实世滔滔。掉齐虏舌何其易,斩郅支头岂不豪。异代武夫犹夺气,当时文吏苦吹毛。汉廷谁是持衡者。只罪邀功不赏劳。

重阳节

白马嘶风何处还,鞭梢拂地看南山。珠帘卷尽不回首,春色欲阑休闭关。花外鸟归残雨暮,竹边人语夕阳闲。知君旧隐嵩云下,岩桂从今几更攀。

重阳节

袅袅孤生竹,独立山中雪。苍翠摇动风,婵娟带寒月。狂花不相似,还共凌冬发。

重阳节

九日重逢恼肺肠,世情底事便炎凉。今朝有酒还堪醉,不信黄花不复香。

重阳节

老相邀,山作伴。千里西来,始识庐山面。爱酒杨雄浑不管。天与邻翁,来慰穷愁眼。似惊鸿,吹又散。画舸横江,望断江南岸。地角天涯无近远。一阕清歌,且放梨花满。

重阳节

寂虚湛湛。道大圆明如宝鉴*。清夜霜天。物洁星稀海桂圆。幽栖静悄。独坐陵溪风浩渺。水碧澄烟。心适清聪物外仙。

重阳节

雨意阴连日,秋容淡满溪。水穿平野断,去截远山低。客路朝昏畏,村墟卯酉齐。傅闻近湖北,渐喜脱江西。

重阳节

今世称能吏,如君第几人。铜章恩屡易,象板命惟新。华表归无日,泉台冷不春。承家在诸子,勉力绍前尘。

重阳节

客来商略诗,夜市正惊时。云破天青眼,烟收月白眉。芙蓉天富贵,松竹月清奇。我醉欲眠去,携琴明日迟。

重阳节

好酒来谁家,明月得我心。把酒弄明月,醉卧盗不侵。

重阳节

留连晡时酒,吟咏古人诗。夕阳傍秋菊,采之复采之。采之欲遗谁,将以赠所思。所思在何许,千古不同时。四海倘不逢,吾宁独去兹。愿言秉孤贞,勿为时所欺。

重阳节

江头晓日方曈曈,仆夫喘汗天无风。茅檐汲井洗尘土,野寺煮饼烧油葱。平生忧国寸心赤,在处哦诗双鬓蓬。村民喜识长官面,树阴可坐毋匆匆。

重阳节

偶植忘形友,田间步晚清。四围山木合,一片夕阳明。倚杖数归翮,隔溪闻唤声。行来僧寺歇,又得问无生。

重阳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