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评述
《寄余左司》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何处吹愁角一声,
大江东岸吕蒙营。
天随流水茫茫去,
月共长庚耿耿明。
这首诗词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战乱时期的景象。诗人高启以余左司(指官职)为寄托,表达了对战乱的忧虑和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开头写道:“何处吹愁角一声”,意味着战争的号角吹响,给人们带来了忧愁和不安。接着描绘了大江东岸吕蒙营,这里指的是战乱的边境地区,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
接下来的两句“天随流水茫茫去,月共长庚耿耿明”,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天空和流水茫茫无边,月亮和星辰长久耿耿,暗示了战乱虽然短暂,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长久不变。
下半部分的两句“虏意有图秋暂息,客魂无定夜还惊”,表达了对战乱的暂时平息和人们内心的不安。诗人用“虏意有图”来形容敌人的图谋,而“秋暂息”则表示战乱的暂时平静。而“客魂无定夜还惊”则表达了人们流离失所、无法安定的心情。
最后两句“欲陪酾酒楼船坐,借问风潮早晚平”,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人希望能够坐在酒楼船上,与友人共享美酒,同时询问风潮何时平息,暗示了对战乱结束和社会安定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时期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忧虑。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长久不变。诗中的意象和抒情语言都很精练,给人以深思和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