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女冠还俗

叠却霞绡上醮衣,女童髽髻绿杨垂。
重调蛾黛为眉浅,再试弓鞋与步迟。
紫府烟花莺唤醒,仙房云雨鹤通知。
帘低红杏春风暖,清梦应曾见旧师。

作品评述

《赋女冠还俗》是宋代孙惟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叠却霞绡上醮衣,
女童髽髻绿杨垂。
重调蛾黛为眉浅,
再试弓鞋与步迟。
紫府烟花莺唤醒,
仙房云雨鹤通知。
帘低红杏春风暖,
清梦应曾见旧师。

诗意:
这首诗词以女子脱离尘世还俗之景象为主题,描绘了女子摘下冠帽、拆卸饰物的情景。诗中通过娓娓道来的描写,展现了女子从尘世的繁华中回归本真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婉约的笔触描绘了女子脱离尘世还俗的过程。首两句描述了女童将霞绡叠却起来,髽髻挽成绿杨的样子。这里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女童冠帽的摘下和发髻的变化,体现了从尘世的华丽到归于自然的转变。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女子将蛾黛重新调整,使眉的妆容更加浅淡,再试弓鞋和行走步履也变得缓慢。这里通过对妆容和行走方式的描写,表达了女子渐渐舍弃世俗的华丽和浮华,回归内心本真的态度。

后面的两句描绘了紫府中的烟花将莺儿唤醒,仙房中的云雨传递了鹤的通知。这里通过对仙境中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暗示了女子已经脱离尘世回归仙境。

最后两句描绘了帘子低垂,红杏花在春风中温暖,清梦中应该曾经见过旧师。这里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女子回归尘世之前的一种温暖和回忆,也暗示了女子在还俗后仍然保留一份对旧时光的思念。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婉约的意境,展现了女子从尘世中回归本真、舍弃世俗华丽的内心历程。通过对细节的描写,使诗中情感更加真切动人。

作者介绍

孙惟信 (公元1179年~1243年)字季蕃,号花翁,开封(今属河南)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三年,年六十五岁。以祖荫调监,不乐弃去。始婚于婺,后去婺出游。留苏、杭最久。一榻外无长物,躬婪而食。名重江、浙间,公卿闻其至,皆倒屣而迎长。长身缦袍,气度疏旷,见者疑为侠客异人。每倚声度曲,散发横笛;或奋袖起舞,悲歌慷慨。终老江湖间。淳祐三年客死钱塘,年六十五。与杜范、赵师秀、翁定、刘克庄等交厚。刘克庄为撰墓志铭,称其“倚声度曲,公瑾之妙。散发横笛,野王之逸。奋神起舞,越石之壮也”。方回《瀛奎律髓》卷四二谓“孙季蕃老于花酒,以诗禁仅为词,皆太平时节闲人也”。《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有《花翁集 》一卷,注云:“ 在江湖中颇有标致,多见前辈,多闻旧事,善雅谈,长短句尤工。尝有官,弃去不仕。”又沈义父《乐府指迷》云:“孙花翁有好词,亦善运意,但雅正中忽有一两句市进话,可惜。”有《 花翁词 》一卷,已佚。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有辑本。

诗词推荐

从此天津南畔景,不教都属邵尧夫。

萱堂处处尽阳春,二月严霜凛独陈。六载侍旁勤奉养,五年居外备艰屯。嗟君不愧曾参孝,愧我殊无考叔纯。齐与楚咻虽众胜,会看至行感苍旻。

君莫愁,君莫愁,不龟澼絖能封侯。君莫愁,君莫愁。腰六相印一敝裘。看渠涎颡与躄足,千金信矣壶中流。荻花江月正佳耳,青衫浪泣琵琶舟。短衣楚制乃翁喜,未必挽弓右丁字。貂蝉本是侍臣冠,有时出自兜鍪裹。虽然万户将军臂,夜逢醉尉头抢地。卖薪愚妇轻买臣,不信读书有奇事。

慢绿迟红静不争,小梯斜倚上空明。日筛竹影花奴睡,人度禾场吠犬惊。散帙未甘书效晚,携筇独喜病骸轻。排芳穿密多幽处,后日相期子细行。

楼外屏山秀。凭阑新梦后。归云何许误心期,候候候。到陇梅花,渡江桃叶,断魂招手。楚制汗衫旧。啼妆曾枕袖。东阳咏罢不胜情,瘦瘦瘦。隋岸伤离,渭城怀远,一枝烟柳。

春呼群艳与偕藏,残英风劝作清狂。消愁贤圣酬酢寡,破睡枪旗幽兴长。

天地一遽庐,吾身自卷舒。翁能从失马,子亦岂知鱼。谨独甘居漏,安贫且饭疏。昨非今未是,宁不赋归欤。

尚想黄池倚霸功,归来万乘一身空。越妃便泛五湖去,吴国长沦废沼中。台草诉人春黛绿,洲花怨水暮愁红。深情慳是盈亏月,不异当时照六宫。

一棹莫愁烟艇。飞破玉壶清影。水溅粉绡寒。渺云鬟。不肯凌波微步。却载春愁归去。风澹楚魂惊。隔瑶京。

径山无法与人传,几度亲遭劈面拳。今日大唐回首去,鼻头元在口皮边。

扶舆磅礴满清虚,未必山川独有余。欲识秀盘无尽处,吟风弄月得吾初。

翠丝蟠袖紫罗襦,偷把黄金小带舒。中使传宣光禄宴,内家学士作新除。

宣威十九次高牙,奕叶功臣旧将家。清世辞荣归里第,白头行乐过年华。杯盈香醑浮春水,曲度新声出靓花。如此园池如此寿,儿孙满眼庆无涯。

客从淮上来,往问故人信。袖衔藤纸书,题字远已认。既喜开其封,固觉减吾吝。新诗不作寄,乃见子所慎。向来能如今,岂有得观衅。南方岁苦热,生蝗复饥馑。忧心日自劳,霜发应满须。知予欲东归,晓夕目不瞬。贫难久待乏,薄禄藉沾润。虽为委吏冗,亦自甘以进。相望未得亲,终朝

气宇豁落,精神萧散。尘劫坐空,世缘居简。閒閒淡淡枯木云,沥沥漉漉通身眼。森罗万像同条,莫道个人檐板。

旱地莲花娇小,水盆栀子幽芳。薇帐半年春艳,桂丛四季秋香。

抱病经清暑,空庭扫紫苔。花篱妨蝶过,桐井引禽来。徒有文园渴,更有漳浦才。可怜余滞骨,无复动心灰。

崔徽休写丹青,雨弱云娇,水秀山明。箸点歌唇,葱枝纤手,好个卿卿。水洒不着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浅醉微醒,谁伴云屏?今夜新凉,卧看双星。黄四娘沽酒当垆,一片青旗,一曲骊珠。滴露和云,添花补柳,梳洗工夫。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笑倩谁扶,又被春纤

尺六腰肢上掌擎,{?欺}钱年纪占歌名。调笙恰喜铜簧脆,扫黛唯怜蜡蒂轻。羞出画屏推阿姊,笑鄣罗扇觑狂生。可能髻拢钗梁后,还向迷藏旧处行。

地僻柴桑古,人亡松菊存。不如彭泽吏,归去有田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