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
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
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作品评述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赏析

  这首小词为作者早期作品,写元夕怀人之情致,词风婉约。

  起首两句写楼外。春雨绵绵密密,像尘雾一般,灰蒙蒙的,刚刚泛出鹅黄色的柳梢给雨打湿,水淋淋的。说春雨“细如尘”,新鲜而熨贴。春雨是细屑的,轻倩的,迷离漫漶,润物无声,似乎非“如尘”二字无以尽其态。用它来映衬怀人的愁思,便显得十分工致。“湿”承“雨”来。“黄”字体物入微,切合物候,又应“春”意,让人联想到稚柳这迷蒙细雨的薰沐下所焕发的生机。接下来,“风约”逗引出后两句,视点拉回室内。上片状景,由远而近,由外而内,笔笔勾联,丝丝入扣;这几句看似景语,实乃情语,打下了闺人的主观色彩。“如尘”的雨,多少给人以凄迷低黯之感;柳色又新,牵惹着对远人的缕缕情思;阵阵轻寒,更使那碧色的窗纱涂上感伤的色调,寒气直浸入心底其中“寒碧”是以景写情的重笔,女子心中的感受由此得到深刻的展示。作者借拟女主人的眼光,写出了一个寂冷的环境。

  过片直接突出了居于画面中心的女主人公——“美人慵剪上元灯,弹泪倚瑶瑟”。上元即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宋代是个盛大的节日,民间有吃圆子(汤圆,取阖家团圆之意)、观彩灯、祭紫姑等习俗。点明上元之时,背景就变得更其具体而典型,把人物感情衬托得愈加强烈。周密《武林旧事》卷二“灯品”:“又有深闺巧姓,剪纸而成,尤为精妙。”陆游《十二月一日》诗:“儿书春日榜,女剪上元灯。”说明宋时剪纸做灯,乃闺人巧技,而且有早些日子就开始制作以备上元灯节玩赏的。可见这一句“美人慵剪上元灯”,不是一般的身心慵懒,而是由于情绪恶劣之极。“弹泪倚瑶瑟”句加重悲情之分量,写她欲鼓瑟以舒怨怀亦不可能,好只倚瑟弹泪了。

  结束两句:“却卜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前一句承接上文,转进一层,与美人问卜的事。紫姑,相传为唐武则天时寿阳刺史李景之妾,为大妇所嫉,正月十五日夜被害死于厕间,上帝悯之,命为厕神。旧时民间每于元宵夜图画其形以祭,并扶乩卜问祸福。

  无心剪灯,有意问卜,写出少妇关注之所。就这样,结句全词层层推进之后,以轻淡之笔出之。辽东,古郡名,故址今辽宁省东南部,多用来借指遥远的边地,以代亲人之所。至词的主旨已经明确、完整地表达出来,而字面上终归没有道破。淡语入情,含蓄不尽。这一结语使全词意境浑成,主旨突出,堪称巧妙。

作者介绍

朱敦儒(一○八一~一一五九)(生年据朱敦儒跋唐太宗赐韩王嘉《兰亭帖》“绍兴十六年时年六十六”推定),字希真,号巖壑,河南(今河南洛阳)人。钦宗靖康初召授学官,辞归。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再召不就(《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三)。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特补迪功郎(同上书卷六八)。五年,赐进士出身,守秘书省正字(同上书卷九六)。六年,兼权兵部郎中(同上书卷一○六)。通判临安府。八年,爲枢密行府谘议参军(同上书卷一一九)。十四年,提点两浙东路刑狱,十六年罢,十九年致仕(同上书卷一五一、一五五、一六○)。二十五年,因秦桧推挽,起除鸿胪少卿,桧死依旧致仕(同上书卷一六九)。二十九年,卒于秀州(同上书卷一八一),年七十九。一说卒于孝宗淳熙五年至十四年之间,享年百岁左右(今人刘扬忠《关于朱敦儒的生卒年》)。有《巖壑老人诗文》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猎较集》若干卷(《后村诗话》续集卷四)、《朱敦儒陈渊集》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均佚;今存词集《樵歌》三卷。《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诗词推荐

一片虚凝绝谓情,天人從此见空生。蚌含玄兔深深意,曾与禅家作战争。

元宵节

山阴柳家女,九日采茱萸。复得东邻伴,双为陌上姝。插花向高髻,结子置长裾。作性恒迟缓,非关诧丈夫。平明折林树,日入反城隅。侠客邀罗袖,行人挑短书。蛾眉自有主,年少莫踟蹰。

元宵节

欲望淮南更白头,杖藜萧飒倚沧洲。可怜新月为谁好,无数晚山相对愁。

元宵节

一梦别长安,山路雨斜风细。行到子陵滩畔,谢主人深意。多情低唱下梁尘,拚十分沈醉。去也为伊消瘦,悄不禁思忆。

元宵节

幽居得自怡,野性方惬素。高枕一酣眠,长廊独闲步。白日谁云长,青山忽已暮。皓月照前阶,凉风满高树。偶随孤鹤行,时见疏萤度。即此有余欢,何况山中去。

元宵节

全齐开故国,清庙飨元功。德业真无忝,勋名但未充。边防推信惠,社稷倚勤忠。不作司徒贵,何惭郑武公。风俗非平昔,贤豪弃此时。新阡长宿草,行路拜丰碑。惠术遐方记,嘉猷信史知。悲凉哭坟客,不为受恩私。

元宵节

蓐收何在涉层空,三伏炎蒸尚未中。况复今宵无好月,不知底处有清风。看云暮暮不为雨,畏日朝朝还自东。忆昔给孤园里梦,褰裳觅路踏泥融。

元宵节

寸田尺地可长久,此雇刘郎却未传。他日驭风蓬岛去,谩留陈迹在山巅。

元宵节

朱邸平台隔禁闱,贵游陈迹尚依稀。云低雍畤祈年去,雨细长杨从猎归。申白宾朋传道义,应刘文彩寄音徽。承平旧物惟君尽,犹写雕鞍伴六飞。

元宵节

句里呈机劈面来。烁迦罗眼绝纤埃。东南西北门相对,无限轮鎚击不开。

元宵节

富贵何时润髑髅,守钱奴与拘官囚。太医诊得人间病,安乐延年万事休。

元宵节

巾箱砚子何处得,溪翁用作待鱼石。博时不费杖头钱,遂入余家掌文墨。父祖相传晚畀予,自幼相随真莫逆。七星象斗隐约明,一口如池方寸窄。忆曾携入对集英,仅毕春秋二三策。后来随宦落江湖,同上武昌题赤壁。定交首尾三十所,晏子狐裘虞老屐。村童唐突岂偶然,一角微伤真可惜。

元宵节

条妒纤腰叶妒眉,怕风愁雨尽低垂。黄金穗短人争挽,更被东风折一枝。

元宵节

中郎有女能传业,伯道无儿可保家。偶到匡山曾住处,几行衰泪落烟霞。

元宵节

无端梅潦肆鸣渠,官舍萧条似僦居。把酒厌谈天下事,挑灯频读故人书。吏抄诗懒多讹字,僮治餐迟少嫩蔬。浊世炎蒸方郁郁,庭前新草不令除。

元宵节

畴昔王门耻曳裾,每怀端拜献公书。简编讫补遣忘后,馈赆分沾忧患余。只信此心无改事,讵知彼谮欲何如。属闻盛府重开幕,适此故山归驾车。

元宵节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回乐峰 一作:回乐烽)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元宵节

燕居适所息,非怀傲世心。白云自舒卷,青山无古今。中有动静机,杳眇谐素襟。以时为出处,怀人抚瑶琴。平生披短褐,时来或华簪。世论倘不合,矢口不如喑。避影长松下,洗耳清溪浔。慎勿出云外,黄尘三尺深。

元宵节

凄风急雨脱然晴,当道横山似见迎。野水茫茫何用许,斓供游子濯尘缨。

元宵节

阑干徙倚未能眠,云破初开碧玉天。满地雪花寒不扫,恨无明月对婵娟。

元宵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