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昨日梅华同语笑,今朝芍药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风了,却遣花来送一觞。

作品评述

诗词:《和赵茂嘉郎中双头芍药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昨日梅华同语笑,
今朝芍药并芬芳。
弟兄殿住春风了,
却遣花来送一觞。

中文译文:
昨天梅花一起开放,相互交谈欢笑,
今天芍药也一同绽放,散发着浓郁的芬芳。
我弟兄们已经居住在春风中,
却派花朵来为我送上一杯酒。

诗意:
这首诗是辛弃疾写给赵茂嘉的双头芍药的赞美之作。诗人通过梅花和芍药的比喻,表达了友谊之美和情感的传递。诗中提到的梅花和芍药,象征着不同的时节和情感,它们相互交替,展示了生命的变化和丰富性。诗人描述了弟兄们已经在春风中安居乐业,而他却远离家乡,此时却派花来表达情谊,寄托了对友情的思念和祝福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梅花和芍药的美丽和芬芳,同时通过花朵的象征意义,表达了情感和友谊的珍贵。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转折,将诗意表达得深远而含蓄。诗人通过对梅花和芍药的描述,展示了人生的变化和情感的流转,以及友情在不同时刻的存在和传递。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以温暖和感动之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让人在欣赏诗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诗词推荐

至今青霄人,犹是门下客。

阑风伏雨催寒食,樱桃一夜花狼藉。刚与病相宜,锁窗薰绣衣。画眉烦女伴,央及流莺唤。半晌试开奁,娇多直自嫌。

一生劫劫只长涂,投老山林始定居。梦破灯青窗欲白,犹疑雪店听鸡初。

百里风帆日未中,惠山紫翠忽重重。姑苏城外枫林寺,夜半已过闻晓钟。

萧萧夜来雪,失却登山径。晓望东见闻头,寒花满松顶。

舌本澜翻郭璞书,试今措手验何如。星辰聚处收玄武,江汉潮边避尾闾。山水流形开阖后,阴阳受气混沦初。要参融结玄机破,心眼长教等太虚。

杯水能令重百钧,阿师心法妙通神。维摩正苦众生病,为洗无边热恼尘。

昨夜风前柔橹声,无情南浦绿波生。飞花自带归潮急,残月犹悬宿舸明。泖色晓分娄苑尽,人烟暗杂语溪争。春云倏忽随春梦,难卜灯花问远行。

我本山林人,娱老有日用。时须禽一戏,暇乃笛三弄。言偿作县责,顾敢宝所重。催科未妨拙,防速牙角讼。

閒门绝尘鞅,松栝皆肺肺。言忘见道真,静极闻天籁。野菜宁加糁,山衣或无带。此心苟不欺,贫贱亦何害。

小院雨馀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下纱厨睡。起来闲坐北亭中,滴尽真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折蟾宫桂。

西来白浪打旌旗,万舶安危总未知。寄语瞿塘江上贾,收帆好趁顺风时。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平原平等视青州,不佛不仙仍不侯。满树丝萝天富贵,半窗水墨月风流。皆云临济具双眼,且放东坡出一头。劈画尚能千百岁,须臾一笑跨商周。

豆红注白间青蔬,彷佛来从香积厨。异日大官还饱饫,不应忘却在芜蒌。

稍离烟瘴近湘潭,疾病衰颓已不堪。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

缓有用有体,事须明眼看。用欲行而宜,体则偏於缓。射审固而发,斯理一以贯。仁静寿可占,巧历那得算。

姜子胸中有至乐,青山白云也不恶。不求作佛不求仙,却笑时人用心错。乐天兜率堕渺茫,徐福神山更辽邈。丈夫天地要同流,俯仰随化吾何求。太虚为体隘九州,不须更述逍遥游。

歊蒸何处避,来入戴颙宅。逍遥脱单绞,放旷抛轻策。 ——皮日休爬搔林下风,偃仰涧中石。 ——皮日休残蝉烟外响,野鹤沙中迹。到此失烦襟,萧然揖禅伯。 ——陆龟蒙藤悬叠霜蜕,桂倚支云锡。 ——陆龟蒙清阴竖毛发,爽气舒筋脉。逐幽随竹书,选胜铺苮席。 ——皮日休鱼跳上紫

山脚草深樵径没,溪头水落石梁高。一川风露无人占,古柳玄蝉处处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