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关。
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
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
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
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
千春隔流水。

作品评述

欲知李白这一首诗的妙处,且先看诗中这一故事的由来。《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六年秋,使者从关东夜过华阴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为吾遗镐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龙死。使者问其故,因忽不见,置其璧去。使者奉璧,具以闻。始皇默然良久,曰: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退言曰:祖龙者,人之先也。使御府视璧,乃二十八年行渡江所沉璧也。”另外,《汉书·五行志》引《史记》云:“郑客从关东来,至华阴,望见素车白马从华山上下,知其非人,道住,止而待之,遂至,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因言今年祖龙死。”《史记》所载的故事前后比较完整,用了一百零三个字。《汉书》抓住故事的中心,只用了五十个字,而且由于素车白马从华山而下这一点染,增强了神话色彩,但仍然只是文章,而不是诗。
  李白翻文为诗,主要以《汉书》所载的故事为根据,写成了这一首诗的前六句。其中第二句是原文所没有的,实质上诗人把原文凝炼为二十五个字,字数压缩了一半,却无损于故事的完整性,并且诗意盎然,诗情醰永。这就不能不佩服诗人以古为新的手法了。一起“郑客西入关”一句,为什么不依原文写为“郑客关东来”呢?这是因为是“关东来”只表明出发地,却不能表出目的地,而“西入关”则包括了“关东来”,平平五字,一石两鸟,极尽简括之能事。第二句“行行未能已”原文没有的,诗人增添了这一句,便写出了郑客“行行重行行”的旅途生活,“未能已”三字则又点出了道远且长,言外还暗示秦法森严,行路程期有所规定,不敢超越期限的那种惶恐赶路的心情,就这一句平添了无限的情意,也就是诗之所以为诗。接下去“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两句与文章的叙述次序恰恰相反。这并不是因为受押韵的牵制,而主要是用倒笔突接的方法,先把鲜明的形象送到读者的眼前:“唉!来了一位白马神人!”然后再补叙原委。这样写法接法,也是诗的特征,而非文章的常规。第五句“璧遗镐池君”把原文“持璧与客曰:为我遗镐池君。”十一字删成五字,凝缩得非常精致。镐池君指水神,秦以五行中的水德为王,故水神相当于秦朝的护国神,华山神预将秦的亡征,告知水神。第六句“明年祖龙死”,祖龙即指秦始皇。不必点明,即知为华山君传语,简洁了当地预报了秦始皇的死耗。
  以上六句,只是李白复述故事,其长处也不过是剪裁点染得宜,而还不足以见此诗之特点。此诗精神发越之处,主要在后四句,李白的超人之处也在后四句。
  东晋诗人陶潜曾写过一篇《桃花源记》,后来的诗人极喜引用,“世外桃源”几成为尽人皆知的成语。李白想象力过人,把这一故事和上面六句中的故事,掺和在一起,似乎桃源中人所以避秦隐居,就是因为他们得知郑客从华山君那儿得来祖龙将死、秦将大乱的消息。所以七八两句用“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轻轻地把两个故事天衣无缝地联系在一起了。“秦人相谓曰”之前省去了郑客传播消息,因而行文更加紧凑。“相谓”二字写出秦人传说时的神情,活跃纸上:“吾属可去矣”一句则写出了他们坚决而又轻松的感情,这些都是此诗神妙之处。
  最后诗人以“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两句结住全诗。“春”字,承桃花春开,取春色美好之意。用“千春”而不用千秋,说明他对桃花源的赞美。这两句反映了李白对桃花源的向往和对尘世生活的厌恶。是啊,一旦进了世外桃源,就永远与这混浊纷乱的人寰相隔绝了。
  诗人写诗时可能预感到安史之乱的某些征兆,所以引喻故事,借古喻今,以表遁世避乱的归隐思想。结笔悠然而止,不再写入桃源后的如何如何,不但行文简洁,而且余音袅袅,也令人起不尽之思。
  
(沈熙乾)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诗词推荐

剩得吟身漫浪游,机心犹在莫盟鸥。一枰碁里乾坤大,九节筇边岁月流。涉世间关如履险,忧时感慨似悲秋。但营二顷閒田地,却笑区区万户侯。

本性澄明万古同,滔滔润物信无穷。百川奔注归沧海,五服安居赖禹功。动带晚风冲岛屿,静涵秋色混虚空。浮舟葬骨成何事,范蠡知机伍相忠。

明主何曾弃不才,书生飘泊自堪哀。烟波东尽江湖远,云栈西从陇蜀回。宿雨送寒秋欲晚,积衰成病老初来。酒香菰脆丹枫岸,强遣樽前笑口开。

风号四野云如墨,徂岁消磨不满旬。瑞雪便应平地尺,野梅又报一年春。长河断渡冰将合,古寺题诗手为皴。僵卧闭门行路绝,安知今代独无人?

千里行行近帝都,拍堤新浪喜衔舻。天涯芳草春过尽,楼北浮云客望孤。醉倚东风轻万事,梦留沧海阻归图。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灭无。

烹茗破睡境,炷香玩诗编。问诗谁所作,其人久沈泉。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閒无用心处,参此如参禅。

我闻诸侯一朝享,可作寒士终年储。张家衣被及四海,不但一州歌袴襦。

晴霞煦东浦,惊鸟动烟林。曙河兼斗役,沓嶂隐云深。寒鸡隔树起,曲坞留风吟。征夫倦行役,秋兴感登临。衡皋积涂迥,江蓠香露沉。行矣岁华晚,归欤劳叹音。

岳阳城下水漫漫,独上危楼凭曲阑。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猿攀树立啼何苦,雁点湖飞渡亦难。此地唯堪画图障,华堂张与贵人看。

老阅市朝久,纷纷长厌看。人纡绶紫艾,家拥毂朱丹,不羡官曹热,惟怜眼境寒。东涂与西抹,感旧一长叹。

嶰管变青律,帝里阳和新布。晴景回轻煦。庆嘉节、当三五。列华灯、千门万户。遍九陌、罗绮香风微度。十里然绛树。鳌山耸、喧天潇鼓。渐天如水,素月当午。香径里、绝缨掷果无数。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太平时、朝野多欢民康阜。随分良聚。堪对此景,争忍独醒归去

青士从来一径幽,碧衫翠袖佩苍璆。何年笔战明光殿,夺得诗仙紫绮裘。

相随怀诏下天阍,一锁南宫隔几旬。玉麈清谈消永日,金◇美酒惜余春。杯盘饧粥春风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犹是人间好时节,归休过我莫辞频。

湖山斯夕与斯晨,不觉园梅又放春。蜂似解衣延画史,泉来穿户款茶神。宁须守岁过咸舍,何用辞年恼比邻。深愧皇天私老眼,东家贳我作闲人。

检校精神白向衰,羲和促辔过如飞。白髭可是长无赖,换我红颜不放归。

毛空两日散霏微,勒住阴云且四垂。一路新凉君会否,晴无日色雨无泥。

岩下无心云自飞。塘边足雨水初肥。龟曳尾,绿毛衣。荷盘无数尔安归。

月转东墙花影重,花迎月魄若为容。多情月照花间露,解语花摇月下风。云破月窥花好处,夜深花睡月明中。人生几度花和月?月色花香处处同。

圣贤畏虚名,蛮貊有诚服。仕虽志温饱,鲜不馁其腹。尔来读书者,妄意天雨粟。东皋春一犁,往哉驾黄犊。

舟中如甑炊,端坐畏暍死。未能踏增冰,且复呼艇子。纤纤新月低,玉桨沈野水。微风生苹末,尘抱真一洗。可怜黄山塔,突兀暮烟里,依然十年前,看我行万里。两浆且勿摇,横舟小滩尾。得诗偶长吟,宿鹭为惊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