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村月夕

客路风尘化素衣,闲愁冉冉鬓成丝。
平生不负月明处,神女庙前闻竹枝。

作品评述

《湖村月夕》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客路风尘化素衣,
闲愁冉冉鬓成丝。
平生不负月明处,
神女庙前闻竹枝。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湖村的夜晚。他穿着已被长途旅行的风尘所染的素衣,内心感受到了闲愁的增长,而他的鬓发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变为丝。然而,尽管经历了平生的坎坷和辛劳,他仍然没有辜负那明亮的月光所在的地方,他在神女庙前听到了竹叶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旅人在湖村夜晚的内心感受。诗中的"客路风尘化素衣"形象地描述了旅人长时间的旅行所带来的疲惫和风尘的痕迹。"闲愁冉冉鬓成丝"通过描写旅人的鬓发逐渐变白来突显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忧愁。然而,诗人通过"平生不负月明处"表达了对自己坚持追求理想和追寻美好的信念,即使经历了困苦和挫折,他仍然没有辜负那明亮的月光的位置。最后一句"神女庙前闻竹枝"在静谧的夜晚,旅人在神女庙前听到竹枝的声音,给整首诗词增添了一丝清新和宁静的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短小精悍的文字,以及对旅人内心感受的描绘,表达了对追求美好和坚持信念的讴歌。它让读者感受到了旅途中的辛劳和忧愁,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整首诗词给人以静谧、深沉和思索的氛围,让读者在感受旅途的辛酸同时也能体味到美好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轩锁碧玲珑,好雨初晴三月。放出暖烟迟日,醉风檐香雪。一尊吟远洗妆看,玉笛笑吹裂。留待夜深庭院,伴素娥清绝。

锵锵笙磬阼阶东,穆穆黄流玉瓒中。近在门阑无此称,老来襟抱更谁同。幽燕遗恨须收第,孔孟微言要忍穷。精舍一区泉石好,何时相就看冥鸿。

秋压更长,看见姮娥瘦如束。正古花摇落,寒蛩满地,参梅吹老,玉龙横竹。霜被芙蓉宿。红绵透,尚欺暗烛。年年记、一种凄凉。绣幌金圆挂香玉。顽老情怀,都无欢事,良宵爱幽独。叹画图难仿,橘村砧思,笠蓑有约,莼洲渔屋。心景凭谁语,商弦重、袖寒转轴。疏篱下、试觅重阳,醉

病想医门渴望梅,十年心地仅成灰。早知世事长如此,自是孤寒不合来。谷畔气浓高蔽日,蛰边声暖乍闻雷。满城桃李君看取,一一还从旧处开。

略彴微分碧玉湾,杖藜穿破郁蓝天。山深草木春无路,时有藤花一树妍。

鸟洲在桥北,我仆云路迂。语仆尔何知,彼有高士庐。问樵得处所,林樾尤扶疏。修竹仅万个,古梅非一株。小畦植蔬果,复有沼可渔。下马式篱藩,摄袂循庭除。不闻鸡犬声,茶烟起庖厨。伊人道义富,岂比山泽臞。萧然蓬蒿中,尚友泗与洙。古来连云第,翕赫众竞趋。渐台暨郿坞,变灭

隤照趣夕黯,孤灯启宵明。老夫倦欲睡,似醉复如醒。寸心无寸恨,坦如江海清。秋蛩何为者,四面作怨声。凄恻竟未已,抑扬殊不平。切切百千语,递递三四更。遶砌寻不得,静坐复争鸣。有口汝自苦,我醉不汝听。

屋角鸣禽弄好音,楼头夏木绿阴阴。镊空白发愁根在,熟尽黄梅雨意深。苔榻有泥妨客坐,稻田足水慰农心。老夫已作丰年想,鼓腹思为击壤吟。

猛思身世事,四十七年无。鹤发俄然在,鸾飞久已殂。二儿化成土,六女掠为奴。只有南冠在,何妨是丈夫。

诗成一见英雄手,笔落能令风雨惊。万古言言有余烈,从今词翰岂虚名。

凛凛清献公,盛德世所仪。当年章贡治,去止琴鹤随。于水取廉泉,于人识濂溪。廉泉水之清,濂溪道之师。斯濂愿力学,彼廉犹可为。

不厌冰霜路,冲寒办一归。晨鸡戒鞍马,春酒寿庭闱。灯火知辛苦,云霄会奋飞。相期纡绿绶,非但戏斑衣。

菊丛抽绿满枯荄,绕舍梅花已遍开。须信今春春事早,江乡开岁有奔雷。

遍阅芳园闲半昼。残花尚有榴裙皱。倦鸟投林云返岫。人影瘦。可怜身世为他囿。燕子飞来还忆旧。回头又是梅黄候。且尽一杯昌歜酒。凝睇久。晚风细雨沾衫袖。

昨宵白露下,秋气满山城。风劲衣巾脆,窗虚笔墨轻。临书爱真迹,避酒怕狂名。只拟随麋鹿,悠悠过一生。

露白风清庭户凉,老人先着夹衣裳。舞腰歌袖抛何处,唯对无弦琴一张。

熟事沩山白水牛,晓那须放夜那收。牧童已作冗员看,况复持竿在后头。

紫茎芳艳照西风,只怕霜华掠断丛。争奈病夫难强饮,应须速自召车公。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运思潜通造化工,挥毫定得神仙诀。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目想心存妙尤极,研巧核能状不得。珍禽异兽皆自驯,奇花怪木非因植。崎岖石磴绝游踪,薄雾冥冥藏半峰。娑萝掩映迷仙洞,薜荔累垂缴古松。

实翁大笑笑虚翁,自辟新庵地几弓。万事我俱捐堕甑,百年公已办幽宫。恢张远算遗身后,跳脱迷魂出梦中。智了愚冥莫分别,乾坤黄落一秋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