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洪亮吉的《乌兰乌素道次》
拼音和注音
wū lán yǐ běi dì bù máo , jí shì qiān lǐ wú qiū h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千里:千里,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qiān lǐ,意思是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北地:北部地方。
秋毫:(名)鸟兽在秋天里新生的细毛,比喻极细微的事物:明察~。
不毛:不毛bùmáo[指土地或地区]不宜种植物的;贫瘠的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在与他们小屋邻接的一圈不毛之地上,所获收成十分可怜
洪亮吉
洪亮吉(1746~1809)清代经学家、文学家。初名莲,又名礼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晚号更生居士。阳湖(今江苏常州)人,籍贯安徽歙县。乾隆五十五年科举榜眼,授编修。嘉庆四年,上书军机王大臣言事,极论时弊,免死戍伊犁。次年诏以“罪亮吉后,言事者日少”,释还。居家十年而卒。文工骈体,与孔广森并肩,学术长于舆地。洪亮吉论人口增长过速之害,实为近代人口学说之先驱。
原诗
乌兰以北地不毛,极视千里无秋毫。
穷荒鸟亦拙生计,啄土饮雪居无巢。
居人觌面能欺客,兽复欺人占居宅。
健儿弯弓射不得,空手归来气填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