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王夫之的《洞庭秋三十首(其二十二)》
拼音和注音
sān qiū sān chǔ tián yín huāng , shuí néng bù duàn yōu sī chá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忧思:意思是忧虑,忧愁的思绪。
三秋:三年。后比喻很长的一段时间。
不断:(动)不间断;不停止:接连~|~努力。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原诗
三秋三楚填淫荒,谁能不断忧思肠。
遥遥极浦浮云树,渺渺生洲迷荻蒋。
马殷南国飞星白,陆逊西垒落日凉。
咫尺千波杳向往,孰为大壑恣埋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