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惠州王太守入罗浮寻梅花村不得用子瞻松风亭下梅花诗原韵有作予为和之》
拼音和注音
jǐn jiào yù nǚ chā yún jì , fù wèi lǎo rén zhē sōng m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松门:谓以松为门;前植松树的屋门。指松门山。指墓门。指松门峡。
玉女:1.对他人的女儿的美称。2.美丽的女人。3.像仙女一样的人。4.侍奉仙人的女童。5.草的名称,即女萝。
老人:1.老年人。2.指上了年纪的父母。3.称尊长。4.年老长辈自称。5.见“老人星”。
云髻:高耸的发髻。借指美女。喻盘旋的山路。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水帘洞口梅花村,梅花不见馀冰魂。
美人已随明月没,依稀缟衣来黄昏。
翠羽啾嘈怨幽谷,白云黯淡愁荒园。
使君苦寻千万树,一冬冲雪忘寒温。
急须更植遍岩壑,依之吐纳扶桑暾。
尽教玉女插云髻,复为老人遮松门。
千秋梅花作汤沐,四百君当闻此言。
一罗一浮再开辟,花时招我倾清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