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象耳山二首

一色青松几万栽,异香薰路带花开。
山门欲别心潜愿,更到蜀中还到来。
到处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住来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缘应不能。

作品评述

《过象耳山二首》是唐代薛能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描绘了诗人经过象耳山的心情和景物,表达了诗人对蜀中的向往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一片青松种不尽,异香弥漫路旁开。
要离山门心慢慢,接下来还会再来。
到处看到山就想登,自怀疑身世僧人。
徒步行走三千里,若无有缘还来真。

诗词通过描绘象耳山的青松和花朵的香气,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诗人离开山门时内心充满了留恋,希望能再次回来。诗人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到山峰就会产生登顶的冲动,他自己都感到自己仿佛是一位修行者。诗人徒步行走了三千里,表示他的信念和执着,同时也表达了他认为只有缘分才能让他再次回到此地。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心境的思考,展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对蜀中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衆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知己萧条信陆沉,茂陵扶疾卧西林。芰荷风起客堂静,松桂月高僧院深。清露下时伤旅鬓,白云归处寄乡心。怜君诗句犹相忆,题在空斋夜夜吟。

朱门洞启俨行车,金鐍装囊半是书。君向东州问徐胤,羊公何事灭吹鱼。

仙家枝叶令威孙,南去司刑庇越民。金阙道书微旨在,狱多阴德是真人。

命驾关东千里余,拂衣前去未勤渠。自怜病客料秦虎,共学骚人忆郢闾。赋就句奇轻恶道,诗成意远欲闲居。此生辛苦君能识,不向他人道看书。

下客候旌麾,元戎复在斯。门开都护府,兵动羽林儿。黠虏多翻覆,谋臣有别离。智同天所授,恩共日相随。汉使开宾幕,胡笳送酒卮。风霜迎马首,雨雪事鱼丽。上策应无战,深情属载驰。不应行万里,明主寄安危。

甑倒悬知解死饥,故殊道路永为嗤。我今恃有彭州牧,二柄宁当复误疑。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杀儿童最可怜。虎面豹头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慱渠侬一饷癫。

珠帘乍见。云雨无踪空有怨。锦字新词。青鸟衔来恼暗期。桃溪得路。直到仙家留客处。今日东邻。远忆当年窥宋人。

关中险固冯三辅,陇右勾连接四川。簇簇楼台悬日月,盈盈花草烂云烟。飚回海上沙飞雪,雨足江南水拍天。可笑华山陈处士,风流文彩却贪眠。

蜡屐登山去,金貂换酒来。一生须几两,万事付三杯。饮尔非狂耳,归欤有旨哉。何时两亭暮,吾与汝徘徊。

题字才前岁,冲寒又此行。竹能知雨至,窗不隔江清。走檄还曾了,禁人未肯晴。息肩更须喜,问路可怜生?

晨午殊丰足,伊何挠肺肠。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韬藏。必谢金台去,还携铁锡将。东林露坛畔,旧对白莲房。毕竟拟何求,随缘去住休。天涯游胜境,海上宿仙洲。梦好寻无迹,诗成旋不留。从他笑轻事,独自忆庄周。

已着诗招隐,何须酒引陶。胸中有泾渭,笔下足波涛。世乱闭门早,身閒倚枕高。何惭少陵老,鹦鹉啄金桃。

夹道红旗驻马蹄,乡人将喜又将疑。天留中子继孤竹,谁向西山饭伯夷。

奸罔纷纷不为明,有心天下共无成。空令执笔螭头者,日记君臣口舌争。

黄花堆积若钱流,装点诗家富贵秋。元亮不将渠贳酒,空留遗恨尚悠悠。

龙颜只肃阅尧章,宝轴神毫赫有光。八法心传齐帝学,万年奎画与天长。袭藏肯比唐三杰,墨妙尤卑晋二王。舜治方隆定于一,区区发问陋梁襄。

昔日寒檠曾万卷,暮年晓镜有千丝。人言晚节高初节,自喜新诗胜旧诗。

彭城陈师道,三州一学官。高文曾苏敬,伟节章赵叹。百世所斯人,嫡孙承后山。君材中梓漆,壤错榛与菅。藻芹味苦淡,辄当梁肉餐。莫终三釜养,竟堕一库寒。荣枯数前定,出处身两难。腐鼠或青冥,枳剌栖孔鸾。升高足易蹶,恬处寝亦安。逆君散花洲,西上卷雪滩。皋比第一义,子佩

楚乡易得天时恶。风雨长如约。不道有幽人,衣带秋深,犹自悬鹑索。招呼朋侣如花萼。有酒须同酌。世态任凋疏,却爱黄花,不似群花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