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诌鹊桥仙。

作品评述

《七夕》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真山民。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世上痴儿女,争趋乞巧筵。
妇鸠甘抱拙,不诌鹊桥仙。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七夕节的场景和人们的情感。七夕节,也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在这一天,年轻的男女会争相前往庆祝活动,以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寻找到自己的爱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七夕节的描写,表达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和渴望。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了世上的痴儿女们争相参加乞巧筵(七夕庆祝活动)的景象。乞巧筵是七夕节的一项传统活动,年轻的女子们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制作手工艺品,以展示自己的巧妙和智慧。诗中的"妇鸠"指的是女子,她们愿意抱持着天真纯朴的心态,勇敢地参与乞巧筵,即使技艺不高,也不气馁。而"鹊桥仙"指的是传说中牵引织女和牛郎相会的鹊桥,象征着浪漫的爱情。诗中的"不诌鹊桥仙"表达了诗人的自嘲,意味着自己并非仙人,无法创造出如此美妙的爱情故事。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将七夕节的喜庆氛围和人们对爱情的追求融入其中。诗人通过对七夕庆祝活动的描述,表达了对真诚、纯洁的爱情的向往,以及人们在寻找爱情过程中的努力和坚持。整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个浪漫的七夕节画面,引发读者对爱情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推荐

海鸟御羊角,飘然凌紫清。有背如泰山,未觉毛羽轻。盐阳亦群飞,日景为不明。空仓自苦饥,安得有此名。

南邻公子夜归声,数炬银灯隔竹明。醉凭马鬃扶不起,更邀红袖出门迎。

鸡鸣日观望,远与扶桑对。沧海似熔金,众山如点黛。遥知碧峰首,独立烟岚内。此石依五松,苍苍几千载。

岭上生来月似磨,岩前断去云如削。遥闻褐吏叩高林,应是雷公催采药。

几年无字学,宋代出王钟。钩锁全遗力,锥沙不露锋。神明还旧观,时辈获稀逢。点曳连烟雾,崩腾动凤龙。势成期险峻,意造绝纤稼。八法因知永,三分可问踪。丰多寻圣病,求务废眠饔。若匪蒙提耳,终难免击胸。道玄令自悟,恩大报无从。新砚传沅石,寒煤扫岳松。缺碑年号在,古器

多生习气未除肉,长夜安眠懒食粥。屈伸久已效熊虎,倒挂渐拟同蝙蝠。众笑忍饥长杜门,自恐莫年还入俗。经旬辄瘦骇邻父,未信脑满添黄玉。海夷旋觉似齐鲁,山蕨仍堪尝菽粟。孤船会复见洲渚,小车未用安羊鹿。海南老兄行尤苦,樵爨长须同一仆。此身所至即所安,莫同归期两黄鹄。

天地有大经,圣贤实先觉。一身万世则,激厣为忠朴。周勃真少文,汲黯信无学。岿然社稷臣,汉脉终有吒。微臣有扬雄,百拜美新作。男儿无英标,焉用读书博。

岑愔獠子后,崔湜令公孙。三人相比校,莫贺咄骨浑。

雨暗眉山江水流,离人掩袂立高楼。双旌千骑骈东陌,独有罗敷望上头。

幽居便合洗城氛,清隐如何及妓裙。横浦名为交佛日,眉山老自爱朝云。逃筵觥罚宁甘受,隔壁钗声想暗闻。色即是空曾记否,饶君百喙亦难文。

灵寿扶来似孔光,感时怀旧一悲凉。蟾枝不独同攀桂,鸡舌还应共赐香。(亦同为郎。)等是浮休无得丧,粗分忧乐有闲忙。年来世事如波浪,郁郁谁知柏在冈。屡把铅刀齿步光,更遭华衮照厖凉。苏门山上莫长啸,薝葡林中无别香。烛烬已残中夜刻,槐花还似昔年忙。背城借一吾何敢,慎

大喜与大忧,二者莫能寐。二者若能寐,何忧事不治。

鄙人志趣在渔樵,四十年来负圣朝。本耻弹冠良易挂,未尝刻印敢烦销?盈盈微月生江渚,嫋嫋清笳下郡谯。衰病逢秋真一洗,井床桐叶已先飘。

魂迥难招屈左徒,伤心忍顾藐诸孤。龙精带雨长鸣剑,鲛泪临风尽落珠。八口丧归扶广柳,一官甑破见莱芜。不知寂寞高堂下,尚有青蝇吊客无。

药病相攻双去难,心华开发自家禅。天真历历非修证,日用堂堂岂授传。高升丹霄知得计,止啼黄叶信成权。底时屑屑行泥滓,可笑蜗牛自涴涎。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西蜀方携手,南宫忆比肩。平生犹不浅,羁旅转相怜。山店云迎客,江村犬吠船。秋来取一醉,须待月光眠。

百丈深涧里,过时花欲妍。应缘地势下,遂使春风偏。

周子篘中早得春,唤人同渡一溪云。贪看雨歇前峰变,不觉斟时已十分。

结夏解夏,灵山旧制。鹅以瓶拘,鱼以网系。风雷变化在今时,霄汉振飞何更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文化艺术资讯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